吃過早飯,我哆哆嗦嗦的,在嚴寒中,一路踩過積雪,大概步行250米,來到火車南站-公交車總站。
乘坐52路(火車南站-卡子灣管理處),在火車南站上車,途經6站大概二十多分鍾後,在博物館站下車,再127米步行,到達位於西北路581號的新疆博物館。
值得說明的是,在我乘坐公交車的二十多分鍾裏,被迫聆聽了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的政黨大會的會議摘要。
直到下車,我還是很鬱悶,自己居然在告別馬克思主義和***理論後,又再次被政治教育了。
這招真狠!
關鍵是,在你不得不乘坐的交通工具上播放,無處可避。
不過聽完了,也不知道,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烏魯木齊簡直比北京,還有濃厚的政治學習氣氛。
博物館是了解新疆曆史文化不可不去的地方。
第一眼看到新疆博物館的外觀,沒看出新館所謂的“濃鬱西域風格和新疆地方特色”,感覺倒是氣勢磅礴,恢宏壯觀,完全以現代風格的建築,反而從網上看到的老館照片讓我覺得更具新疆地方特色。
找到地址,踏入博物館一樓大堂,我以為自己走錯地方了。
大堂正方一個巨大的屏幕,正滾動播出****的開會講話,聲音洪亮,餘音繞梁。
大堂上方掛滿了,橫七豎八的紅色橫幅,都是些歌頌我黨的,宣傳標語。
我以為,自己走錯門,誤入一個黨校。
於是,攔住一個路過的中年大媽,問博物館在哪裏?
大媽好笑的看著我,不就是這裏嘛?
我繼續問,怎麼沒有看到入口。
大媽隨手一指,我順著看過去,一個不起眼的門上寫著路標,入口。
我不好意思的,謝了謝大媽,直奔入口。
哎呀,太嚇人了,我是出來旅遊放鬆的,可不想再被迫學習政治課程了。
博物館現在對外開放的展覽有:一樓右邊《找回西域昨日輝煌——新疆曆史文物陳列》、左邊《新疆民族風情陳列》兩個基本陳列和二樓《逝而不朽驚天下——新疆古代幹屍展覽》、《曆史的豐碑——新疆革命史料展覽》兩個中型展覽。
我先參觀《找回西域昨日輝煌——新疆曆史文物陳列》,該展廳展出麵積1500平方米,通過近千件文物、大量的圖片,結合沙盤、互動裝置等現代化陳列設計手段,較係統的反映了從2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清代的各個曆史時期新疆的曆史麵貌。
證明了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多民族聚居和多種宗教流行的區域。同時,又是古代絲綢之路的樞紐,世界文明的交融薈萃處。
博物館允許參觀者照相,為了保護文物,不能使用閃光燈,據說以前不允許照相。
《找回西域昨日輝煌——新疆古代曆史文物陳列》
展出麵積1500平方米,曆史文物700多件,整個陳列分為文明的曙光、金石之光耀天山、漢通西域開先河、群雄爭霸民族融合、大唐雄威置安西、勇捷回鶻遷天山、蒙古西征立漢國等12個單元。
集中了新疆各地出土的各類精品文物,特別是文物考古工作者發掘的大量珍貴文物。
並結合沙盤、照片、圖表、模型、人物複原像、摹繪、拓片、曆史文獻、互動裝置、多媒體觸摸屏、聲、光、電現代手段等形式係統展示了新疆地區的曆史發展進程和新疆地區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發展階段的曆史概況。
展覽中央大廳為圓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貌沙盤,曆史展廳的西域都護府、新疆境內絲綢之路沙盤,三個沙盤準確地塑造和刻畫了新疆的自然地理、生態環境。
中央大廳上空是高大的半圓型拱頂玻璃,讓人感覺特別清新、透亮,鵝黃色的大理石牆麵將整個大廳裝扮得金碧輝煌,牆上兩幅巨大的浮雕,展示著古絲綢之路文化傳遞和交流的盛景。一座1:60萬比例尺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貌模型》圓形沙盤,讓人能直觀清楚地看到新疆的自然地理環境。
西域都護府沙盤力求表現的主題是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在新疆設置的西域都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