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老豁”
“老豁”本名楊書全,我的爺爺。他生於1948年農曆8月26日,卒於2020年農曆4月9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新樂市中同村人,共產黨員,果樹技術員,羊倌。因有唇裂,村裏人叫爺爺“老豁”。久而久之“楊書全”三個字逐漸被人忘卻,但提“老豁”,村子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我兒時村子裏有果園,村東一片蘋果園,叫東果園,村西一片梨園,叫西果園,又叫梨果方。從我記事起,爺爺就在東果園工作,聽奶奶說,爺爺年輕時也曾在梨果方工作過,他是全村公認的最好的果樹技術員。東果園方圓百畝,有平房幾間,灌溉果樹的水井幾口,很幽靜。爺爺平時值班就住在這幾間小平房裏。果園裏常有蛇,但是無毒,有時候頗有童心的爺爺會抓一兩條蛇,放在清洗幹淨的化肥袋裏養起來,偶爾會放出來逗一逗,也算是給平凡而又辛苦的果園生活增添一點樂趣。奶奶也在東果園工作,奶奶很怕蛇,所以奶奶在的時候爺爺從來不放蛇。
兒時我常跟著爺爺去果園,爺爺幹活兒,我在旁邊玩兒。路人看到爺爺或叫一聲“老豁叔”或者“老豁爺”,年紀大點的會叫他一聲“老楊”或者“老豁”,但不管叫他什麼,爺爺都會笑著回應一聲,不急不燥,不怒不惱,完全就是一個悠然的老農的樣子,很是嫻靜悠然。為此鄉鄰們都很尊重他,因為他樸實、本分、實在、心善……
我跟著爺爺在園子裏,爺爺總是不停地給我講果園裏的果樹:每一棵樹是長的什麼品種的蘋果;什麼時候開花;什麼時候結果……這些知識爺爺都熟記於心,但是講給我卻無異於對牛彈琴,但他還是滔滔不絕地講著,因為他知道即便我不懂,他的寶貝果樹們都在聽他講話……
蘋果熟了,我想吃蘋果,但是爺爺從沒給我摘過,因為果園是幾家合夥持有股份的。一天,我跟著爺爺在果園裏轉悠,一位叫二愣的股東伯伯打招呼說:“老豁叔,給孩子摘個蘋果吃。”說著順手摘了個紅紅的蘋果扔了過來,爺爺接住蘋果,非要還給二愣伯伯,倆人拉扯了半天,最後爺爺很不情願的遞給我,我沒心沒肺,接過來就大快朵頤。
吃完蘋果,我心情大好,對爺爺說:“爺爺啊,這個蘋果是什麼品種?真好吃啊?”爺爺一臉嚴肅地訓我:“你別叨叨了!這是集體的果樹,不是咱家的!回家了吃家裏的,以後別吃園裏的!”我一臉委屈,實在搞不明白,隻是吃了一個蘋果,爺爺為什麼要訓我?那一年,我六歲。
爺爺很勤奮,很好學,做事有股子倔勁兒。奶奶說,爺爺從十八歲就在果園裏工作。白天他在果園給果樹嫁接、修剪,晚上整宿整宿地讀果樹管理之類的書籍。他曾經多次去外地學習、交流。勤奮的學習和豐富的工作經驗讓爺爺的技術達到了全村、全鄉、甚至全縣的頂尖水平,鄰近的無極,行唐,正定,曲陽也經常請爺爺去他們的果園幫忙嫁接,修剪,治病。果園裏多次因為爺爺精湛的技術給爺爺頒獎,獎品一般是一些剪刀、手鋸之類的工具,偶爾也會發一雙大頭皮鞋,這足以看出爺爺果樹管理技術的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