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成功殺掉了這隻巨型馬陸,運輸回家的途中還是很困難和危險的,先不說將這個巨型馬陸拖回去要多久,就算真的可以拖回去,路上也無時無刻充滿了危險,要是再一次遇到巨型馬陸,不光會損失這個巨型馬陸的屍體,搞不好還會全軍覆沒。
思看了看坦克甲蟲,又看了看馬陸。思有飛行者1092隻,每一隻飛行者可以攜帶一隻步兵,也就是1092隻步兵,共計2184隻,飛行者可以將巨型馬陸抬起,步兵的戰鬥甲往前推動。再加上科迪的,應該可以將把巨型馬陸拖回去。再加上斯坦森的護衛,肯定是沒問題了。但坦克甲蟲怎麼辦?先留在這吧。
等待了半個白晝左右的時間,飛行者帶著步兵趕來了。一起抬起巨型馬陸的屍體,往回趕去。大約4個晝夜左右,這個巨型馬陸的屍體終於被運回來家。科迪為了感謝思,把巨型馬陸一半的屍體給了思。
但是思沒有接受科迪的饋贈,因為它知道科迪比它更需要這隻巨型馬陸屍體。這次的獵食行動,思沒有損失一個作戰兵,反觀科迪,此次獵食行動種群損失70%以上,這個巨型馬陸屍體可能都不夠科迪恢複種群的。
思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高機動性的兵種不能對強大的敵人造成有效的傷害,高傷害性的兵種機動性欠佳。像飛行者這類運輸性兵種的運輸能力又不好。這就導致在遇到強大敵人的時候可能造成高機動性兵種損失慘重,高傷害性兵種支援不及時的情況。
那麼就需要一種強大的運輸兵種來運輸了。那便開始製造吧。
運輸方式主要為飛行。這便需要巨大的翅膀。
載重量也要有,不能一次隻運輸一隻高傷害性兵種吧。這樣一來,長度害寬帶都需要增加。
運輸速度則是一大問題,舍去笨重的甲殼改為硬化皮層。隻留下循環係統和呼吸係統,並且全部集中在前端。
開始製造吧。該生物體長10米,受培育倉最大寬度限製。體寬4米,前端一米左右的空間則是頭部,呼吸係統和循環係統的集中區域。尾部則是可開合的口,用於兵種的出入。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製造過程了。
“介紹一下巨型馬陸”
【好噠!巨型馬陸是一種多足綱節肢動物,全身覆蓋盔甲。頭上長有鋒利的大顎,長長的觸角,一雙複眼。巨型馬陸的天敵不多,因為它們布滿盔甲,很難殺死。巨型馬陸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有這麼多足的。初生的幼蟲隻有7 節,蛻皮一次增至11節,有7對足;二次蛻皮後增至15節,有15對足;經過幾次變態發育後,體節逐漸增多,足也就隨之增加。巨型馬陸行走時左右兩側足同時行動,前後足依次前進,密接成波浪式運動,很有節奏,雖然足很多,但行動卻很遲緩。巨型馬陸平時喜歡成群活動,一般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巨型馬陸體節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種有毒臭液,氣味難聞,使得生物都不敢獵食它】
“成群活動?”
【是的】
思不禁後怕起來,思不敢相信大量的巨型馬陸一起出現的情景
“這個世界還有什麼生物?”
【引螈,雖然體態臃腫,卻也十分靈活,既能在水中遊動捉魚,也能上岸爬行捕食陸生動物。從進化關係上看,引螈是從真掌鰭魚一類的總鰭魚演變而來的。因頭型大,牙齒構造複雜,也常被稱為迷齒螈。
頭骨寬而扁平,可達60厘米長。雙傾張開後會露出尖牙。它的牙可以咬住獵物,但不能咀嚼因此它會把獵物整吞下去??。
由於身體的重量向前傾,重心在粗短肢體的前方,引螈隻能邁出很小的步伐,因此它是不會奔跑的。從它的近親留下的腳印化石來看,它們確實隻能邁出緩慢、笨拙的步伐】
很有趣的生物呢,思決定去看看。順便……再回一次海洋好了。從海洋出來一個也有幾十萬年了,這段時間一直都沒回去過。不知道海洋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有沒有新的生物可以研究研究的。但在此之前,思需要改造一下斯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