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山東曲阜的孔氏家族,江西龍虎山的張氏家族,曆經兩千餘年。依然傳承不絕,是曆史悠久的兩大豪門望族。其中孔子尊為儒家萬世之師表,張家尊為道教之天師,享盡皇恩福澤。
公元一零七四年,歲甲寅,北宋熙寧七年,龍虎山上張氏雙傑為奪天師之位而明爭暗鬥。張巽惜敗,因而隱居在西江省羅源縣江灣鄉馬山村後山的萬星山群山深處,時年三十五歲,其修道之誌未變,憑借與皇親國戚、高官巨賈的關係,借來許多能工巧匠,經過五年的努力,才有了道隱觀的開基立觀。千百年來,因為萬星山山高溝深、野獸出沒、人跡罕至,加上觀中道士裝神弄鬼的阻嚇,才在這天道顫變的曆史中流傳下來。
道隱觀得九齡山之發脈,背山如旗,重重開帳,左右層層護送,氣象威儀萬千。
朱漆的大門,青磚圍牆,一連三進的真武殿、三清殿、太極殿,上麵是黃se的琉璃瓦,雕梁畫棟,整個道隱觀占地五十多畝,看上去氣勢恢宏。
進得觀門,是一片寬闊的平地。左邊是一個練武場,地上堆滿了幾十個大小不一的石鎖、石碾。。。同時還有一個梅花樁,右邊是一棵巨大的柏樹。再往前是一連三層平鋪的土台,中間有一條約十米寬的路,兩邊的蒼鬆翠柏,如武士侍立在旁。同時,每層土台還有三*級石梯,象征天地人。
往前又是寬闊的平地,中間是一個青銅香鼎和化寶塔,再往前就是真武殿,進得殿門,隻見正中間的是真武帝的塑像,一身黃se長袍,上麵繡著黑白兩se的八卦圖。但見他左手拿著一本記事本,右手拿著一支毛筆。大殿兩側分別是赤鬆子、廣成子、抱樸子、張陵天師。。。的塑像,寶相仙風道骨,栩栩如生。案上香煙繚繞,一派祥和。穿過真武帝塑像兩側的小門,兩邊是迴廊,左邊通向西廂的庭院,那裏分別有七八個小院,住的一般都是賓客、道徒。右邊通向一口八卦井,井口略高,正是太極之處,外麵八卦圖的卦爻,白se的是用漢白玉石板鋪的,黑se是用黑大理石板鋪的。
穿過青磚路,進入三清殿門,隻見殿中間的是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和上清靈寶天尊的塑像,兩側分別是薑子牙、太上老君。。。的塑像.神態雖然各異,卻不失道骨仙風。穿過兩側小門,前麵地上是一幅巨大的八卦圖像,占滿三清殿到太極殿之間的空地。隻見中間太極兩儀圖黑白兩se,黑的為yin,白的為陽,其中老陽中間有一個黑se的魚眼,老yin中間有一個白se的魚眼,此處正是整個道隱觀龍脈的龍眼。這兩個魚眼用處可大了,《易經》裏說陽盡yin生,yin盡陽生,指的就是午時和子時。白天坐在黑魚眼、晚上坐在白魚眼上練內功,簡直事半功倍、如虎添翼。而外麵八個卦象分別按八個方向排列的,震東、兌西、離南、坎北、巽東南、坤西南、乾西北、艮東北。卦象的陽爻是用白se的漢白玉石板鋪的,yin爻是用黑se的大理石板鋪的,其餘的都是用青灰se的hua崗岩石板鋪的。整個八卦圖看起來氣勢磅礴,靈氣隱隱騰起。令人看了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如果是練武有內氣之人見了,體內之氣也會有種與之相應的衝動。
穿過八卦圖,進入太極殿,正麵是一排塑像,有盤古、伏羲、女媧、神農氏、軒轅黃帝。。。其中盤古右手握著一把斧頭、象征著開天辟地,伏羲手托八卦盤,女媧左手拿著靈石、右手拿著一個泥人、象征著補天造人。三人的頭頂天靈蓋凸起,兩邊骨骼高聳,形若“山”字,象征智慧通天貫地。
而太極殿的右邊有一條小巷通往後山,左邊是東廂庭院的幾個院落,裏麵住的一般都是曆代觀主和長老。
公元一九七八年,歲戊午,一月的一個早上,天氣乍暖還寒。太極殿裏,有一中年男子和一少年正興致勃勃的坐在一張xiao桌子兩邊對弈。但見中年男子不急不疾,棋路以守為攻,步步為營。而少年卻以攻為守,一往無前。不大一會兒,桌子兩邊放了不少被殺出來棋子,而局麵卻相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