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醃篤鮮(2 / 3)

關萱微笑,謹慎道,“我們推薦點。”

呂尋清點點頭,筆尖就勾了這道醃篤筍,“醃篤筍可是我家鄉菜,隻是有幾年沒吃了。”

旁邊的顧主任立刻就接話,“聽聞孫家飯店最難得的就是能把各種菜做出最本源的味道,您等會兒就可以試試看這道醃篤鮮是不是正宗的徽菜。”

“這話倒是,我兒子曾經來這裏吃過,他當時便跟我說孫家飯店的毛血旺有我老家那味兒。”又有一人說道,心中尋思著自己待會兒也點一道毛血旺。

呂尋清勾了幾道想吃的菜後,就把菜單傳給其他人,杜鳴對於菜單上的清明粿倒是很感興趣。

他轉頭好奇問,“這個清明粿是鼠曲草做的?”

關萱應聲是,“用的都是野生鼠曲草,咱們本地叫清明草,全部是昨天附近村村民們采完送來的。”

“哦?你們飯店經常從附近村子收菜嗎?”呂尋清好奇問。

“經常啊,比方說菌菇,這陣子春雨一日接一日的在下,我們野生菌菇每天都在收。還有春筍,飯店用的春筍全部都是附近村子村民上山挖的。以前還有薺菜,這幾天也有收野菜,但是不多,一般沒多久就會被點光。”

關萱介紹說道,眾人聽得仔細,心想難怪這孫家飯店生意不錯,光是這些野菜,就能吸引不少人來。

聽她這麼說,幾人又加了一道野菜以及清明粿。

廚房內孫寶寶沒有看到關萱的信息,直到關萱拿著點菜條來廚房找她之時,她才知道那一行人如今坐在酒仙院了。

孫寶寶思考片刻,對關萱道:“你該怎樣怎麼樣,把他們當普通客人就好。”

關萱聽孫寶寶這話就知道這行人不簡單,連忙點頭,沒有多問。

大約半個小時後,菜陸陸續續全上齊。

相對其他客人,這些人點的菜並不算多,一桌八個人,點了八道菜。

菜剛進來的那一刻,也說出不是什麼味道,幾乎什麼味道都有。

有鮮、有辣,還有醬香,更有清甜,各種味道彙聚在一塊兒,色香味俱全,勾得人口水直咽。

要不說孫寶寶讓關萱來看酒仙院呢,她這人粗中有細,別看性格風風火火,可旁人注意不到的事兒她都能記在心中。

比如這九個人,剛剛點了什麼菜,在這些菜上桌時,她就把每個人點的菜放在他附近,這樣能食客方便不少。

醃篤鮮,自然擺在呂尋清麵前。

眾人雖然都很想吃自己麵前的菜,但還是等她舀了一碗醃篤鮮後,慢慢轉動轉盤,也舀一些醃篤鮮。

醃篤鮮看著外表清清淡淡,筍白肉紅,可你隻要聞一聞,就知道這湯得有多鮮。

呂尋清舀起湯,湯水清亮,浮油更是少。醃篤鮮的味道被鼻子敏銳捕捉到的那瞬間,她仿佛回到兒時在老家蹲守在灶爐邊之時。

老家靠山,屋子後頭就是竹林,每年春季,正是吃醃篤鮮的季節。

過年之時剩下的鹹肉、村口肉鋪子上買的鮮肉,再加上爺爺順手從竹林中挖的竹筍,再扔些碧綠的萵筍,那味道可謂一絕,多年來令久未回鄉的遊子魂牽夢縈。

她並非沒在家鄉外點過這道菜,可不知是不是一方水土養一方“菜”的關係,無論再哪裏吃的,無論價格幾何,都沒有在家鄉吃的那種味道。

她吹兩下,然後一口喝了這一勺湯。

呂尋清沉穩的臉龐有些許變化,她不由得呆愣一瞬,反應過來後又喝幾口。

鮮!

巨鮮無比!

這三種食材真的很奇妙,分開後無論跟那種食材都組不出這味兒,即使是魚羊湯,煮出來都沒有這股鮮味!

熱乎的湯從舌尖一路到肚子,把人的胃都給熱暖和了,五花肉的鮮味、臘肉的鹹香、春筍的清甜,彙集到這一口湯中。

“難怪了難怪了!這家飯店難怪能迅速打出名聲,這麼偏僻的位置卻日日滿座。”一旁的顧主任感歎道。

他也曾吃過醃篤鮮,可他是在十分有名的私家房中吃的,裏邊的廚師專門做這一道醃篤鮮,做了幾十年!

如今麵前這道,不說味道超過那家私房菜,至少是不分上下的。

關鍵是也不知是不是春筍現摘新鮮的關係,吃著鮮甜味會更濃重一些。

春筍脆甜,咬一口,汁水滿滿,沾上臘肉的鹹香,和本身的清甜混合,又是奇妙的味道。

鮮肉和臘肉酥爛,呂尋清夾起一塊鮮五花肉,五花肉不散,入口卻稍微一咬便化開。其中肥肉不膩、瘦肉不柴,被燉煮的特別徹底,臘肉味浸入其中。

而臘肉呢,嚼著有股獨特的風味。

呂尋清吃到這口臘肉後眼睛都不由得眯起。臘肉顏色比鮮肉更深,吃著不但有鹹香,還帶著些醃製熏烘過後的味道,濃鬱鮮美,鹹淡適口。

“還真是,吃著還真能讓人想起以前吃醃篤鮮的場景。”她不由得感歎道,“清城山是旅遊城市,這裏有從全國各地來旅遊的人,所以服務行業、餐飲行業很重要。

民以食為天,為什麼望天村的旅遊業短短半年內翻了好幾番,就是因為有一個品牌在帶動。飲食與景點有時是相輔相成的,以後人們提起孫家飯店,就會想起望天村。同理,來到望天村,也會來孫家飯店。這就跟西湖和西湖邊上的醋魚一個道理。”

旅遊城市就得有著名品牌。

清城山景區內的各座山是品牌、九曲河也是品牌。而飲食方麵呢?

十幾年前有八珍堂,可八珍堂卻把重心移到外地,後來也逐步沒落,直到去年聲名狼藉。

如今呢,她倒是看好孫家飯店的“孫家”係列,比如孫家菌菇醬、孫家鹵味、孫家火腿等等,若是能做好,能堅持幾年,以後也是聞名全國的老字號。

她又和眾人聊了聊,一行人中基本什麼口味的都有,吃著半點都沒有忌諱。

比如重口味出了名的胡主任,清明粿都吃了四個下去了!

“我們那裏這個叫青團,艾草做的。”

艾草做出來的皮與這個什麼清明菜做出來的皮還真不一樣。這個熱乎乎吃著,野菜芳香明顯,裹著鹹餡的更好吃些。

顧主任吃了個豆沙清明粿也道:“我們那邊倒是用漿麥草所做,不過用的是汁,汁水擠到糯米粉中,吃著還帶著點甘甜。”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