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前、後樓,院子裏的後麵還有一個兩層小樓,原是給了警衛班,現在被清空騰出,讓給了黃鶯行動小組。
西山十九號,這裏諾大的地點,其實不足百人在此從事特殊工作。並且通常,還會有一大部分被派出去執行任務。
特情局的嚴格紀律之一,是不同之間的部門,除非必須發生的情報或業務技術合作,禁止私下裏打探任何與己無關的任何議題,即便是副局長、處長,其橫向聯係也不例外。
所以熊劍東自進入特情局以來,將近好幾個星期,除何奎山、侯意映,也隻是熟悉了黃鶯行動小組的另外兩名成員,代號紅蜘蛛的賈誌明和代號黑鳳凰的丁凱。
正式下發給他的警服,肩上綴釘了一枚四角星花,這是二級警員的標誌,與侯意映的警督位節,差了七、八級警銜。類似於在軍隊裏,熊劍東不過是一個新入伍的列兵,而侯意映卻早已成長為校節高官。
當然,以熊劍東擔任過淮上市警局第一副局長的身份,曾經擁有二級警督。
但他如今的身份,不過是特情局沒有編製的一名臨時工,差不多相當於地方上的輔警,能有了二級警員的標誌,已經破了很多條規。
這段時間,黃鶯行動小組進行了魔鬼式的極速訓練,除了基本的個人體能、心理素質、野外求生,甚至憋尿等非常規訓練;再就是偵察與反偵察、瞬間觀察和判斷、格鬥擒拿、攝影竊聽、電子技術設備和輕重武器的使用。要求每個成員,至少盡快掌握兩門外國語言的聽力和閱讀。
侯意映原有的基礎是英語,又新學了法語、西班牙語。
至於熊劍東:
——作為華念平,在大學讀書時就增加選修了法語、日語。後來在京大經濟學院教書期間,由於去了新加坡做過長期的訪問學者,又熟悉了東南亞馬來語種,包括泰語、緬甸語的應用。他現在,又多加了一門阿拉伯語,就等於已經掌握了五門上的國家和地區語言——
半個月以來,各種專業教官走馬燈似的,換了一茬又一茬,小組成員所接受的特別訓練,每天都在十幾個小時以上。其中:
極限體能訓練,包括衝刺速度兩公裏奔跑,助跑五米跳躍,助跑三米翻牆;
特種技能訓練,包括各種車輛、直升機、坦克駕駛技術,槍支、弩箭、短劍、匕首的實用技巧,炸單、**及各種電訊器械使用。
熊劍東在此訓練之外,多數時間趴在圖書資料室,瀏覽了幾十本國內外權威人士關於情報、特工的高級教程。他對活躍在秘密世界的經典案例,以及二戰以來英國軍情六處、米國聯邦調查局、前蘇的克格勃、以國的摩薩德等情報機構,還有那些史上著名的男女間諜,開始發生了興趣。
黃鶯行動小組組長,代號梧桐樹的蔣東宇,在極速訓練即將結束之前的一個下午,召集所有教官和小組成員,親自檢閱特訓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