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生東北小村姑(1 / 2)

1973年春,雪才化了沒多久,大東北的一個小山村靠山屯的村民們就開始到地裏勞作了。春耕了,生產隊組織大家抓緊時間鬆土。陳安安穿著大花襖,挎著一個大籃子給爹娘還有大哥、二哥送飯。經過一道道的田坎,遇見了人她就禮貌的打招呼。村口的胖嬸叫道:“哎呀,安安來給家裏人送飯啊?快去吧,他們在那兒呢。”安安禮貌地道謝就往那邊去了。

?看著四周熱火朝天的幹活場麵,陳安安歎了一口氣。她來到這個年代已經十六年了。她從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懶散宅女變成了六零後。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她,如今也習慣了村裏的生活。陳安安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在二十一世紀,是父母和兄長捧在手裏的寶貝,嬌養著長大。莫名其妙一覺醒來,重生為小嬰兒。她的投胎技術也很不錯。在這個特殊的年代,哪個村裏的姑娘在她這個年紀沒下地幹過活?可她硬是被家裏寵著,沒幹過一點農活。

?要說陳安安被這樣嬌養著難免會有人說閑話。可在這靠山屯,也隻有跟安安同一輩兒的小姑娘們心裏有些羨慕嫉妒。村裏愣是沒人說過安安的閑話。這就不得不提陳家人在靠山屯的地位了。

?陳家現在雖然是農民,但祖上卻是出過禦醫的。要說這樣的出身在七十年代很可能被打倒。可是陳家爺爺年輕的時候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後因傷退役了。所以陳家的成分好得很。而且在這個離縣城比較遠的小山村,村民都比較淳樸。在這個缺醫少藥的年代,陳爺爺是方圓幾十裏最好的大夫。因此大家都尊敬他。

?陳奶奶也是個不得了的人物。本身曾經是民國的富家小姐,還是上過大學的那種。最後卻憑著一顆報國心投身了革命。等陳爺爺回到靠山屯,她也跟隨者來到了這個東北偏遠小山村。她做過村裏的婦女主任,會教孩子們認字,很受村裏的人愛戴。

?陳爺爺和陳奶奶都是知書達理的人。他們一生育有兩子。大兒子如今是村裏的生產隊長,叫陳廣言。二兒子就是安安的父親陳廣福。如今兩個兒子都娶妻生子了。明理的老兩口早早地將家產做了分配。等他們百年後就分家。如今兩兄弟還與父母住在一起,生活融洽。

?陳家大伯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陳安林讀書醫術方麵都沒天賦,在家務農,二兒子陳安勇如今比安安大一歲,一心想要追隨爺爺的腳步,正準備參軍。陳安安的父親生有一兒一女,是一對龍鳳胎。兒子女兒都有讀書的天賦,如今的世道不好,也沒上學了。不過兒子陳安華借了知青的書抄了,一邊下地掙工分,一邊在家裏學習知識。他們家還算有些關係,想讓他去當工農兵大學生。

?陳家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陳安安作為家裏唯一的女孩兒很是得寵。陳安安在醫術上很有天賦。家裏也將她作為家傳醫術的傳人。所以她從小隻是做做家務,家人從不讓她幹重活。陳安安在奶奶的教育下,頗有一些大家閨秀的氣質。但她畢竟是要上山采藥的,所以她可不是什麼弱不禁風的人兒。

?陳安安如今雖不算出師,但陳爺爺畢竟年紀大了。早在一年前,除了特別嚴重的疑難雜症。村裏的人來求診,基本都是安安接診的。通過一年的累積,安安在方圓幾十裏也是小有名氣的小神醫了。所以村裏的人對她一個十五歲的姑娘家不下地也沒什麼閑言閑語。隻是在考慮未來媳婦兒的人選上,將安安踢出了名單。陳爺爺和奶奶也知道村裏人的想法。可在他們眼裏,安安以後也是要上工農兵大學的,怎麼也不會在村裏麵找對象,所以他們一點都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繼續寵著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