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水變法至今,細細算來,也過了六十多年了。
六十多年的時間,對於凡人來說,也算是過了三代了。一些年長的凡人家裏,算得上是四代同堂了。
如此漫長的時間,對於吳水國來說,影響也是非常的深遠——由於元豐帝政策的緣故,學堂遍布吳水各地,所以許多修行種子沒有被埋沒在農耕家裏,而是能夠因材施教,一躍成為了修行者神通者。這就造成了吳水的修行者越來越多。
不過,修行者越來越多,便是神人也越來越多,按理說修行者與凡人之間的階級割裂會很嚴重。但修行者與凡人之間,神人與凡人之間雖然有些摩擦,卻是沒有嚴重割裂開來,因為神與普通人的生命階層雖然不一樣了,但是這六十多年來,高皇後執掌太上府,嚴刑峻法之下,倒是震懾住了吳水所有的神人。將這種割裂的隱患控製在了很低的程度之下。
而隨著吳水越來越有威懾力,國力的日益增強。吳水周邊的國度一度瑟瑟發抖,生怕吳水一下子起兵將他們滅掉,不過後來在眾多國度的統一表決中,紛紛自願的並入了吳水成為吳水的附庸國,於是吳水兵不見血的得到了半個元界疆域。
不過,既然吳水得到了眾多的附庸國,那麼吳水也承擔起了建設附庸國的責任。所以為了這些偏僻得鳥不拉屎的貧窮的附庸國,元豐帝頭發都快掉光了……
後來的有一天裏,處理政務的元豐帝猛然一拍桌子,痛斥自己當時腦子秀逗了,竟然答應將他們並入吳水,然後把所有的奏折丟在地下,擬了一道聖旨,直接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自己拍拍屁股飛走了。
當變法期間出生的皇子一臉懵逼上位的時候,他還是沒搞懂自己為什麼稀裏糊塗的就當上皇帝了。還沒有開心多少天,便被一堆奏折壓垮了腰子。
他在痛苦之中,宣布改號。
通行了將近七十年的元豐年號,終於改號了。
現在的年號,是為太和。
而他,便是太和帝了。
元豐帝拍拍屁股把自己炒魷魚了,高皇後,噢,現在應該是高太後了。
高太後本來也想把自己太上府的職權給放下的,但是太和帝的正妻皇後還沒有能力掌管太上府的職權,怕是震懾不了天下的神人。所以無奈,高太後還是自己執掌太上府,倒是元豐帝,逍遙快活的當上了太上皇,終日遊山玩水,好不快活。
當然,這種快活的日子也沒有持續多久,元豐帝便被高太後用捆仙繩給綁了回來,與她一同執掌太上府。
朝政方麵便是如此了,雖然是換了個皇帝,但是太和帝嚴格的執行著元豐帝的變法之旨,繼續的推動著變法,所以吳水變法依舊有力的推行著,學堂一個又一個的新建,高等教育學堂一個又一個的建立。
小學學堂、高等學堂之間,形成了由下至上的教育階梯,成為了變法的梁子。每日都有變法的成果傳出,無論是修行方麵,還是百姓日用方麵,都可以說得上是每天都有變新。
變法的成果深遠的影響著吳水,也深遠的影響著偷偷學習吳水成果的後漢十神中的多神。吳水在進步,他們也在偷偷進步。
而此時,吳水以西,安溪都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