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心中大喜,他本來根本就沒想過能很快便親自帶兵,以為嶽飛能給他一支小規模的偏師指揮,已經便很不錯了,沒想到徐毅居然立即便擢升他為參議將軍,這個職位看似不高,卻實質上成為了徐毅的副手,而且都統這個名銜也超過了他在大宋那邊所任的統製,可見徐毅對他是何等的恩寵了!於是嶽飛立即起身謝恩。
這一次嶽飛並不是自己一個人過來的,還一同帶來了自己的叔伯兄弟嶽翻,一同投入了靖海國軍中,而嶽翻也算是徐毅的舊識,一手嶽家槍得了不少嶽飛真傳,功夫也相當了得,徐毅也不虧待他,封他做了軍中中軍一名指揮使,令嶽翻也大為高興,打定主意要跟著兄長好好的建功立業一番。
軍中這次隨同徐毅出征的高級將領不多,許多都是剛剛因功提拔起來的軍官,對於徐毅如此重用一個新投來的宋將頗有點不以為意,而且伏波軍連年征戰之中,幾乎戰無不勝,所以軍中兵將們都多有一些傲氣,心中頗為瞧不起宋將,認為大宋那邊沒啥能人,要不然的話也不會被金國打的那麼慘,所以當聽聞了嶽飛嶽翻兄弟一到軍中,便被徐毅重用,便有些不服,而大牛也正是其中最為不服的一個,他這些年素來被稱為除了楊再興之外的軍中第一猛將,居功升至龍威軍都統,實為徐毅的親兵頭領,所以對於嶽飛,他根本就不服氣。
徐毅帶著嶽飛檢校諸軍的時候,大牛便首先對嶽飛發難了起來,出言相當不遜,頗有挑釁的味道,引得軍中其他將領們跟著起哄。
徐毅自然知道大牛他們這幫家夥在想什麼,但是他卻沒有過分幹涉,隻是訓斥了大牛幾句,便把這個問題丟給了嶽飛。
嶽飛自然也清楚大牛這幫徐毅舊屬為何對自己如此,並不怪他們的無理,畢竟自己初來乍到,一下便坐到了他們頭上,這幫人不服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而徐毅的態度他也看了出來,就是要讓自己現在軍中立威。
“俺大牛是個粗人,嶽將軍莫要和俺一般見識,不過俺也早就從主公那裏聽說過嶽將軍的威名,據說嶽將軍一條槍無人能敵,今天既然見到了嶽將軍,還請嶽將軍指點一二!”大牛看徐毅沒有生氣,過分的指責自己,於是便對嶽飛提出了較量一下武技的要求。
嶽飛生就儒雅,但是這個時候也知道不能推辭,而且大牛的名頭,嶽飛也從徐毅那裏聽說過了,知道此人是徐毅帳下第一猛將,於是便客氣的點點頭道:“承蒙殿下誇獎了,嶽某不過隻會一些雕蟲小技罷了,既然今日牛將軍想要考校一下嶽某武藝,嶽某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徐毅也不阻攔他們,他倒也想見識見識嶽飛的槍法,曆史上對嶽飛的武功十分推崇,隻是他一直沒機會見識一下罷了,今天正好也是個機會,嶽飛如果真的如同史書上記載的那樣的話,那麼順便讓他通過和大牛一戰,在軍中立威也不錯,畢竟盛名之下無虛士,想必嶽飛功夫也絕不會差到哪兒去。
嶽飛和大牛在得到徐毅的首肯之後,便在校場上站定,兩人都各自提了兵器翻身上馬,在校場兩端勒馬站定,校場上隨即響起了一片隆隆的鼓聲。
當鼓點一停的時候,大牛和嶽飛立即各自策馬朝對方衝去,兩人各舉兵器便殺到了一起,嶽飛自然是使得長槍,徐毅也問過他的槍名,果真便是後世記載的那杆瀝泉槍,隻見嶽飛從一上馬,便立即顯出了一種大將之風,坐於馬上巍然如青鬆一般毫不為周邊那些觀戰之人的吆喝所動,不由讓人暗中叫好起來。
當他催動戰馬迎向大牛的時候,徐毅便立即看出,嶽飛騎術十分高明,跨下馬剛剛啟動短短幾步之間,他便和戰馬的節奏調整的人馬合一,如同長在了馬背上一般,使馬兒一起步,便跑的十分輕快,如此騎術,即便是徐毅手下的蕭劍鋒過來,恐怕也不能不叫好了,故此兩人還沒碰麵,大牛首先便在騎術上,弱了嶽飛一頭。
但是大牛貴在力大無窮,兵器又是一杆數十斤重的镔鐵狼牙棒,占有不少兵器上的優勢,當嶽飛一衝近他,他便曆吼一聲,奮力揮動狼牙棒朝嶽飛猛擊了過去,似乎想要一下便將嶽飛打於馬下一般。
但是嶽飛果真不同凡響,手中瀝泉槍輕輕挽出了一個槍花之後,隨手一撥,便立即將大牛的這一棒牽引到了一旁,標準的四兩撥千斤,令大牛一下便落在了空處,身體也不由自主的受到嶽飛長槍的牽引,有點歪斜了起來。
嶽飛大槍這時候才突然發力,就在兩人兩馬交錯之時,槍杆猛然抽打向了大牛的脊背,動作快的幾乎令人無法看清,軍中諸將立即到吸一口涼氣,心道大牛要糟!
但是大牛也畢竟是久經沙場的年輕老將了,臨危不亂當即將手中狼牙棒順勢後擺,一下架開了嶽飛的長槍,險一險護住了自己的後背,沒有被嶽飛一下抽打在背上,兩馬這才交錯而過。
第一個照麵兩人都立即試探出了對方的深淺,大牛暗叫一聲僥幸,立即收起了對嶽飛的輕視之情,因為這一交手,他便發現,嶽飛確實是個內家好手,善於借力打力,而且槍法精妙異常,是戰場上所遇到的最難纏的對手,於是心中便加了小心,收住了戰馬,撥馬回轉過來,再一次衝向了嶽飛。
而嶽飛也暗歎一聲遺憾,這個大牛看似魯莽,但是手中狼牙棒舉重若輕,戰場廝殺經驗老到,臨危不亂果真厲害,於是也不敢小看大牛,撥馬繼續迎戰大牛。
兩個人這一次沒有一衝而過,而是碰麵之後立即廝殺在了一起,戰馬駝載著自己的主人相互盤旋,兩個人槍棒並舉,展開了一場麵對麵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