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的村民,有剛下地回來的,看到小瑞瑞,都十分喜愛,笑著打招呼:“蕭家的,去祠堂回來了?呀,這個胖小子,長得可真可愛。”
“是啊,大伯好,下地剛回來,辛苦了。”懷中的寶寶被誇,羅蔓蔓的心情跟著很好。
“真好,這小子一看就隨你那聰明勁,蕭亦明啊,真是修了幾輩子的福氣,能娶到你這樣的福氣。”路過的阿婆,彎腰駝背,腿腳不太利索,腦子卻精明的很。
蕭亦明挑著擔子在後麵走,也隻是憨厚的笑笑,他可不是撿了個大便宜,將這麼好的媳婦買回家了。
儀式忙完後,蕭家從祠堂出來,沿著小路回到了蕭家後,就張羅著晚上的滿月酒了,請的人不多,才幾個村裏人。
廚房裏頭,油煙味在縈繞,蕭大娘站在灶台邊手拿著鍋鏟,利落翻炒鍋裏的菜肴。
末了,朝門外對大廳內正哄孩子的蕭亦明喊道:“亦明,差不多可以吃晚飯了,請村長他們過來吧,這段時間村長幫了蕭家不少忙,是該好好謝謝他。”
作坊裏有村長把關,省了不少麻煩事。
這個村長一心為著村民著想,平時倒也挺辛苦的。
蕭亦明將懷裏的嬰兒給了羅蔓蔓後,應了聲就出去了。
蕭大娘和李芯忙起了晚飯,羅蔓蔓則是抱著小瑞瑞在廚房裏頭,偶爾幫忙遞一下東西。
羅蔓蔓看著蕭大娘動作有條不紊,利落的忙碌,心裏在盤算著蕭家以後的日子。
現在冷雲飛去鎮上發展了,而她孩子也生了,現在手頭上沒什麼特別的事情,是該謀劃今後去鎮上發展了,另外蕭家的鋪子也要多發展幾間才行。
眼看著夏末即將過去,秋天冬天就會隨即到來,到時作坊可以發展一些線衣,圍巾,手套。
她決定要將棉線的生意做大,多方麵橫向發展。
這樣蕭家在鎮上開的鋪子多了,她也得在鎮上安家才行,畢竟孩子大了,要上學堂,而鎮上的見識麵更廣一些。
很快,院子外頭就響起了蕭亦明的聲音:“娘,媳婦,村長他們來了。”
羅蔓蔓和蕭大娘趕緊出門迎接,就見來人有五個人,都是平時和蕭家很鐵的村民。
村長一段時間不見,麵容消瘦了不少,眼神依然有神,走路依舊矯健。
“村長,劉山哥,王稻穀哥……快進來坐。”羅蔓蔓忙迎接他們進屋,菜還差一兩個炒好,就可以開桌,先滿上茶讓客人休息會。
村長性格開明,又不拘小節,他先是逗了逗小瑞瑞,還送了一個銀鐲子,算是滿月禮。
“呀,村長你太客氣了,還送什麼禮物啊。你能過來,就是給蕭家最好的祝福。”
蕭大娘忙給幾人倒茶又說:“喝口茶,菜馬上就好。”
“別這麼說,這是給孩子的一點心意,你們就別客氣了。我看啊,這大胖小子機靈的很,一看就是個聰明娃娃,長大後肯定有出息。”
村長摸了摸小瑞瑞烏黑的頭發,誇道。
“是啊,亦明和弟妹都這麼能幹,孩子以後定是差不了的。”劉山也適時插話。
“恩,村裏以後還得靠你們多引導了,我啊,隻會教他們如何種田下地,發展致富還得靠你們。”
村長摩挲著的手心裏的繭子,實話實說。
蕭亦明卻不以為然:“莊稼人的功勞最大,咱們老百姓吃的用的,哪樣不是靠莊稼人勤勞的雙手種出來的。”
“你這話實在,做人不忘本,不錯。”村長笑了。
談話間,李芯已經將廚房裏頭燒好的菜一碟一碟的端了出來,上齊之後,桌上足足有十來道菜,雞鴨魚肉,葷素搭配,還有米酒點心湯水,很是豐富。
“來,都上桌了,都別客氣,要吃什麼自己夾。”蕭大娘招呼著大舅子,拉著李芯坐下,一張圓木桌上坐滿了十幾個人。
光是蕭家就五個大人,一個嬰兒,鄰居家的兩人,再是村長村民五個人了。
好在這桌子夠大,人坐滿後也不顯得過於擁擠。
村長首先開動筷子,喝著小米酒,吃了幾口菜後就誇起了蕭大娘和李芯的廚藝。
“蕭大娘的廚藝不錯啊,今個我就不不客氣了,可要敞開肚子吃了。”村長拿著筷子,在桌上來回遊走,吃的滿嘴都是油。
今晚的菜,蕭大娘掌勺是主廚,見他們誇她廚藝好,也不由的幹笑了幾聲,招呼起來更加的熱情:
“那你們可要多吃點,有什麼對菜的建議也可以盡管提出來,這樣我的廚藝才會越來越好。”
“呦,看不出蕭大娘對自己要求還蠻高的。”有村民樂嗬道。
“你們就會笑話我老婆子,我啊天天在家閑的,也就這點追求了。”蕭大娘的謙虛讓人不由的多看了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