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宗也不想在這裏見到了他,笑著拱手還禮,“原來是師大人。”
“湯大人,三年不見,不想是在這裏遇到了,此乃緣分。”師逵笑道,轉頭看了看皇宮,詫異道,“湯大人這是要去往新皇宮?”
湯宗點頭道,“新宮落成,想去一觀。”
師逵聞言,臉色有些為難,“哎呦,湯大人,實不相瞞,這可是不趕巧了。”
又不趕巧了?湯宗聞言心中一沉。
隻聽師逵繼續道,“遷都大典在即,為保周全,皇上有命,除了後宮妃子以及一眾錦衣衛、宮女太監,不許任何人進入皇宮。”
說完看著湯宗,“不瞞湯大人,師某身負督建之責,也可進入,隻是皇上有命,卻也是愛莫能助。”
湯宗聞言一滯,果然又是不趕巧,人見不到,連皇宮也進不去,這還如何查訪?
但這是皇命,他也沒有辦法,想了想,覺得也隻能回館驛另想辦法。
想到這裏,他正要拱手告辭,卻看著師逵,突然想到自己縱然不能進去,也可從他口中打探一些虛實,師逵在此督建三年,雖不敢說他也有所嫌疑,但知道的肯定不少,且看是否能找到疑點,於是放下手,麵露無奈,“既然有皇命,我等也隻能遵命。”
說罷看了看皇宮,“隻是可惜無緣一睹新皇宮威嚴,師大人,這新皇宮比應天府皇宮如何?”
聽湯宗如此詢問,師逵不由得意萬分,這可是他的傑作呀,笑著道,“湯大人可算是問對了人。”
他看向皇宮城牆,“這順天府皇宮可非應天府可比,湯大人知道,這順天府新皇宮是榮國公以應天府皇宮為藍本,重新勘定而成,名字也相差不多,內城也稱紫禁城,榮國公嚴格按照周禮‘前朝後市,左祖右社’布局,有外朝和內廷之分,外朝依舊是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三大殿,東有文華殿、文樓,西有武英殿、武樓,內廷有乾清宮、坤寧宮,東有春和宮,西有柔儀殿、奉先殿、大善殿、九五飛龍殿、西宮,兩側為東西六宮,其後為禦花園,總計大小宮殿七十多座,九千餘間。有四座城門,南麵即為咱們眼前的午門,北麵為神武門,東麵為東華門,西麵為西華門,規模之大,足比兩個應天府皇宮。”
他說的榮國公可非張玉,而是永樂十六年病逝的黑衣宰相,道衍和尚姚廣孝,榮國公是朱棣在他死後追贈的,和張玉封號一樣。
湯宗細細聽著,心說這也查探不出什麼,於是問道,“師大人,這皇宮督建之中,可有特別之處?”
“特別之處?”這可把師逵問住了,想了想居然開始自誇起來,“要說特別之處,自然是有,這皇宮建造所用的木材和石料,可都是極為名貴,木材是我命人自西南崇山峻嶺之中采伐的珍貴楠木,數千裏運送至順天府,所用石材同樣難得,都是周邊名料,嗬嗬......湯大人,石料沉重,單單運送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我苦思之下才想到辦法,命上萬苦力在沿途道路每隔一裏掘一口水井,等到寒冬臘月天氣寒冷之時,就從井裏汲水潑成冰道,如此才艱難將石料送到了宮裏,這伐木采石,可是死了不少人,是以百姓間都說‘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嗬嗬......湯大人,不知這算不算特別之處?”
湯宗聞言心中惱怒,如此殘忍之法在你師逵口中居然成了特別之處,還大言不慚以此來標榜功績,實在是鐵石心腸,恬不知恥!
但這些話他隻能心裏想,卻不能當麵說出來,而且現在危機就在眼前,查探要緊,哪裏能顧得上這些,於是又問道,“師大人,四天後的遷都大典可是在新落成的奉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