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軍訓來臨(1 / 2)

中華武術雖博大精深,但卻不輕易傳於外人,一般隻有他們認可的根骨好的,悟性高的,還要隨他們進山修煉,不適宜大眾,反而像跆拳道,空手道那樣在各大城市遍地開花,隻要是武學愛好者都可以交錢去學,不一定就要成為高手,隻要有強身健體,防身就可以了,所以在中國反而是跆拳道和空手道流傳的更廣一些,中華武術隻著重培養精英和武學高手,所以反而隻在門派和家族中傳承,像江林這種情況下就隻能接觸到的隻有空手道和跆拳道了,天下武學都是越早學習將來成就就越高,所以像江林這樣年紀的甚至更小的都有很多。

江林一跟江靜淞說暑假去學跆拳道的事,江靜淞就十分讚成,畢竟強身健體加防身對江林好處多多,對於江林是否能升入本校高中部,江靜淞一點也不擔心,反而擔心江林平常就因沉默與人溝通少而沒有什麼朋友,這2個月的暑假怎麼過,現在江林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而且看上去很不錯,江靜淞當然十分讚同,跆拳道是門格鬥術,以其騰空,旋踢腳法而聞名,以手為輔,主要在於腿法的運用,江林每天跑步,對於腿部肌肉的鍛煉和腿力的鍛煉都很不錯,基礎很紮實,再加上江林對於運動和武術的天賦異稟更使得他在跆拳道上得心應手,隻在那學習一個月就被教練發現其特殊後驚為天才,對於江林對在跆拳道上的反應速度和攻擊速度高度讚揚,並對其展開了一對一的培訓模式,(一般一對一模式隻存在與高級學員或高段位學員之間才有的特殊對待)因為這樣更有易於增加學員對跆拳道的學習和增加學員的對戰經驗,以實現學員戰鬥力的提升。

江林在跆拳道館期間結識劉軍,之所以對他刮目想看是因為是個軍人的後代,和江林自願來學跆拳道不同,劉軍是被父親逼著來學習的,第一天來報道就是被父親押著過來的江林當時看著穿著軍裝的劉父帶著劉軍來報道就對劉軍留了個心,後來發現劉軍直爽,開朗,隻是有點懶,一來二去的就成為了朋友,最主要的是劉軍是個自來熟的人,江林對他的感覺一並不壞(主要是他有個軍人爸爸)。所以兩人勉強算是朋友了,對於江林學習跆拳道的速度,劉軍十分佩服,打心眼裏想著以後就跟著這哥們混,多安全啊。可以兩人不在同一所學校,劉軍所在的學校是部隊子女就讀的學校,在郊外。本來劉軍從小的嚴父的訓練下體能和格鬥技巧都是很有基礎的,但進步速度就是無法和江林比,用劉軍的話來說,江林天生就是用來打擊人的。

兩個月的時間就在江林專心學習跆拳道和和劉軍的胡攪蠻纏中度過,和劉軍分別時在劉軍依依不舍的眼生中惡心掉了一地雞皮疙瘩中分別的,還互相交換了地址和固定座機號碼(本來不向給的,受不了劉軍哀怨的眼神)眼看開學時間快到了,N市的這所重點中學的高中部實行的是全體學員住宿製,封閉式管理,開學便是一個月的軍訓,學校不單輸送文化方麵的學生,還輸送體育方麵的學生,開學那天,江林早早的搬到了學校,因為他聽江靜淞說這次軍訓的教官是從部隊請來的現役軍人。學校方麵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身體素質的完美結合,決定引進軍事化管理方針,讓學生全麵發展,所以這次首次請了N市現役軍人來充當此次軍訓的教官,讓學生提前體驗一下軍事化管理下的學校生活。對於別的學生來說這一個月的軍訓生活是痛苦的折磨,不過對於江林來說卻是難得的提前體驗部隊生活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