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木的設想是,1個裝甲步兵團內有:
1個主戰連,由10輛主戰坦克組成。
2個中坦連,每個連10輛中型坦克,共計20輛中型坦克。
2個突擊連,1個連11輛8輪裝甲突擊車,另一個連12輛8輪裝甲突擊車,共計23輛8輪裝甲突擊車,可以運載161名作戰人員。
2個兩棲連,每個連10輛兩棲步兵戰車,共計20輛兩棲步兵戰車,可以運載140名作戰人員。
3個步兵連,每個連100名作戰人員,共計300名作戰人員。
至於突擊連為什麼要多加3輛突擊車,那是因為共有300名作戰人員,20輛突擊車加上20輛兩棲車隻能運載280人,所以必需多加3輛,而柳木覺得突擊車會更好一些,因此就多加了3輛突擊車。
43輛的突擊車和兩棲車,一共可以運載301人,還有一個空位,柳木決定安排一名特戰隊員作為團長,有什麼情況可以隨時與自己聯係,特別是需要火力支援時。
雖然一名特戰隊員高達1000資源,相當於10名普通士兵,但是他們的生存能力要比普通士兵大得多,所以作為聯絡員和觀察員是非常合適的。
現在團級編製已經弄好了,接下來就是步兵連的安排了,經過精心的計算,柳木終於是規劃好了連隊的人員安排:
1個反坦榴彈小隊:反坦克步兵5人,榴彈狙擊手5人,組成一個小隊共計10人。
1個重機槍小隊:由5個重機槍小組組成,共計10人。
1個無後座力炮小隊:由5個無後座力炮小組組成,共計10人。
1個偵查小隊:由10條警犬組成。
6個步兵小隊:由10名步兵組成1個小隊,共計60人。
全連共計90名人員,10條警犬,剛好符合一個連100名人員的安排。
有了一個完整的編製表,在人員安排和生產方麵就方便得多了,現在自己所擁有的兵力為:5輛主戰坦克,1輛殘血的中型坦克,4名步兵和1條警犬。
作為一名指揮官,除了知道自己方麵的情況之外,還得知道敵人的一些情況,根據夏娜最後的一次實力情況,對方共有:3輛天啟坦克,4輛鐵拳突擊車,4輛犀牛坦克,2輛鐮刀步行機甲,2輛防空車。
5輛主戰坦克可以對付3輛天啟,再生產10輛中型坦克,就完全可以對付4輛鐵拳突擊車4輛犀牛坦克,2輛鐮刀機甲和2輛防空車。
但這也不是絕對,經過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對方的兵力應該至少會翻一倍以上,所以主戰坦克完全可以再生產5輛,剛好滿編一個連,中型坦克可以生產20輛,剛好可以組成2個連。
戰車工廠在經過了5個小時之後,又生產出了5輛采礦車,目前采礦車數量達到了15輛,每小時能夠獲得的資源達到了900點。
現在要生產5輛主戰坦克需要6500點資源,生產20輛中型坦克需要1萬6000點資源,如果可以的話再建造一座陸基反坦克係統更好,但那也隻能視情況而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