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典當鋪(1 / 2)

小鎮很小,四百多戶人家,從鎮口進來走到鎮尾,也花不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小鎮偏遠,靠山而建,背後便是蜿蜒數十裏的高大山脈,一年四季也不見得有多少外人進來。小鎮居民平日裏除了下地農務之外便隻是聊一聊家長裏短,倒也算是鄰裏融洽。其實這些人平時也沒有什麼新鮮事要說,來來回回就那幾椿子事,什麼五大三粗的趙屠夫娶了個嬌滴滴的小娘子,那小娘子是如何承受的住這粗壯男人的夜夜蹂躪;又是什麼老宋頭嫁女兒的那天晚上,和書生女婿喝大了,拉著女婿的手在庭院裏稱兄道弟要拜把子,被女兒拉下後倒頭便睡,足足睡了兩天才悠然醒來,聽了自己醉酒後的傳聞後,恨不得拿種地的鋤頭敲死自己;再比如那家媳婦兒生了個俊俏的兒子,那家媳婦兒又生了個如花似玉的閨女。要說小鎮發生過的的轟了天大事或許便是二十年前一個書生終於考上了秀才,小鎮居民連賀三天,各自傳著這個偏僻的小鎮終於要出個官兒了,而現如今,那個中了秀才的書生,成了城南私塾的一個教書匠。

要說平日裏這些婦人們最喜歡念叨的事情不過就是城北靠山的那間典當鋪了。典當鋪的老板是個慈祥的老人,發須皆白,二十年前來到了這個小鎮開了這家典當鋪。當時小鎮的人們並不看好這間叫做春秋典當的鋪子,因為小鎮真的太小了,開這家鋪子怕是要賠不少。可是老人就這樣開下來了,一開便是二十年。

十年前老人外出了一趟,再回來的時候手裏抱了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鎮子上的人看見了,紛紛問這個姓徐的老人這孩子哪兒來的,姓徐的老人隻說是朋友家的娃娃,其他的便不再多說什麼了。

或許是這娃娃確實可愛,而且看著這個連走路都顫巍巍的老人怎麼可能有精力照顧這麼小的一個孩子,熱心的鄰裏便互相幫襯著,讓這小孩子今天這家,明天那家,吃著百家米,終於長大到了開始明理懂事的年紀。老人感激,每家每戶送過去一些錢財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不多,每家二兩銀子,也就小鎮人家差不多一個月的開銷。

轉眼間便是十年過去了,當年那個生活在繈褓中的孩子如今已經長成了一個可愛的少年,皮膚白淨,眉宇間秀氣得像是個姑娘。在外人眼裏,或許是因為吃著百家米長大的,所以少年明顯地比同齡的孩子更要聰明懂事些。家裏隻有一個老頭子,所以日常家務便都交付到了少年的手中,好在少年從來沒有過半句怨言,什麼事情都要竭盡全力做到最好,讓鄰裏鄉親好一頓羨慕這個老不死的徐老頭兒臨老了還有著這麼一個孝順懂事的好孫子。

晚秋時候,天朗氣清,名字叫做徐寧的少年跑出典當鋪,用手中拿著的書遮住額頭,抬頭看了看高處的太陽,眯了眯眼睛,向著門口躺在搖椅上曬太陽的老人喊道:“喂,老頭兒,該燒午飯了,今天中午你想吃啥?”

“沒大沒小的,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想我和藹親近,怎麼就教出了你這麼個目無尊長的野娃子。”老人掖了掖身上的毯子,扭過頭去,嘴裏念念叨叨,旱煙被他抽的吧嗒吧嗒直響。

徐寧啪得一聲將手中的書砸在老人身上:“見過不要臉的,倒是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說罷拿起門後的背簍背在身上,就要向著不遠處的菜市場走過去。

“我還沒說我今天想吃啥呢?”

“萬年不變的泗湖鯉魚,你就不能變換著吃點別的?天天就隻吃這一種魚,我現在一聞到這魚腥味就想吐。”徐寧往地上啐了一口,頭也不回。

老人在身後囁嚅著:“不識貨的玩意兒,這泗湖鯉魚肉質鮮滑酥嫩,味道極美,尤其是有著尋常人不知道的壯陽功效,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到後來等你討了媳婦兒,你就會念著我的好嘍。”隻是怎麼看,都覺得老人有點猥瑣的樣子。

菜市場裏人聲鼎沸,各種討價還價的聲音不絕於耳,徐寧背著背簍,向著每一個遇見的人問好,惹來一片稱讚。

“寧小子,又來買菜啦,今兒個最好的泗湖鯉魚還給你留著呢。”

“根叔好。”徐寧結果男人手裏的魚,付過錢,將魚扔進背後的背簍裏。

“徐寧,你可是有一段時間沒去找鐵柱玩耍了,這幾天他天天念叨著你呢。”一位豐腴的少婦笑著說道。

“這幾天爺爺讓我背書呢,等過幾天我一定過去找他。”

轉悠了一圈,將需要用到的食材買全,徐寧和眾人打過招呼,回到典當鋪。或許真的是因為年紀大的緣故,老人現在的睡意越來越重,這會兒躺在搖椅上睡得正香,發出滿足且細微的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