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梓,今年二十歲,在一所不錯但非985211的大學就讀大二。
雖然名字寓意很好,可惜現實中,我並沒有受講師青睞,沒有獲取過重大獎項,當然,也沒有可愛的女生追求。至於理想嘛,則是做出一件完美的事。
我的父親是當地知名的律師,母親在一所大學裏當音樂老師。從我懂事起,我的父母就在為我策劃未來的道路。當然,他們很愛我,所以並沒有強製我。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無論工作多忙,我的父親每天晚上都會準時回家,給我“講故事”。所謂的“故事”,多是他辦過的案件再精心縮水和組裝構成的。晚飯後,我坐在茶幾對麵,看他得意地拿起準備好的文稿,清清喉嚨,然後細細講給我聽,最後詢問我的看法跟我討論。
他希望我可以成為一個明事理,有主見的人。但更期待有一天我邊拍手邊對他大呼:”老爸!我也想成為一名像你一樣優秀的律師!”。
我的母親在父親給我講了倆個月故事後,終於意識到了父親的“額外”意圖,很是不忿。於是周末的白天會抱著我一起看動畫片,唱歌,用家裏的鍋碗瓢盆“演奏”音樂。在老媽的熏陶下,我主動學習了卡林巴這一門樂器。老媽常常會誇讚我很有音樂天賦,並期待我對她說出老爸所期待我對他說的那句話。
提起老爸,那時我經常會好奇,為什麼老爸星期天休假,但在早飯後和晚飯前的這一段時間,總是不在家。
我抓住老媽的裙沿詢問,老媽會蹲下來,溫和的告訴,我老爸為了家裏經濟去加班了,還要我等他回來一定要好好安慰他。
我聽到這些話很是感動,對老爸肅然起敬!每個星期天下午等老爸穿著大褲衩進門,都會跑過去大喊一聲:老爸辛苦了!而老爸則會笑著抱起我走向餐廳。
後來長大明白了“安慰”這個詞的意思,以及意識到家裏一直不缺錢、律師不能穿大褲衩上班後,才發覺當年老爸笑得有多逞強和委屈。
老爸和老媽一直期待了十幾年,希望的火花終於在去年被掐滅了——我高考誌願報的是葡萄酒釀造。原因是他們的課程很大一部分是關於調酒的。沒錯,我的誌向是開一間酒吧,音樂酒吧,我就是調酒師,調酒師就是我。
有能力的話再收購一家葡萄酒廠,自己決定釀酒所用葡萄的種類。
還記得那是高考結束的第二天,在飯桌上,我瞧見老爸第一次朝老媽丟了個挑釁的眼神,然後清了清喉嚨,對我說:“小梓,高考終於結束了。老爸曉得你很累,所以你別太擔心成績,一定要好好休息呀。”
我:“嗯。”
看到我又開始低頭埋飯,老爸抽搐了下嘴角,問道:“兒子,你沒有啥想說的嗎?”
我真的沒有意識到什麼,愣了一下,抬起頭打量了老爸一眼:“爸,我想說的都被你說了。”
老爸臉上的懵逼一閃而過。
一旁的老媽見狀,將那根夾在筷子間好一陣子的青菜又放回碗裏。對我說:兒子,其實呢,媽……”
老爸朝老媽揮了揮手,“老爸想問問你,你有沒有感興趣的誌向啊?”
老媽幹笑一聲,“對,兒子,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