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輪回(1 / 3)

有個孩子在身邊, 看著他慢慢長大,時間好像一晃就過去了, 好像被誰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了一般。

冬去春來一年年,三爺變化不大,五兒照鏡子時倒覺得這幾年她成熟了很多,做了媽媽之後,臉上好像都籠罩著一層母性的光輝。

漸漸的,小石榴學會了抬頭、翻身、坐起、爬行、站立、行走、奔跑,從爬行動物正式進化成直立動物。也學會了叫額娘、阿瑪, 慢慢能進行思考,能用短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了。

“額娘先喝,小石榴後喝。”這是小石榴在示意她先喝杯中的奶茶。她麵前的是奶茶,小石榴麵前的是純牛奶。

自打他滿了一歲, 三爺就不讓五兒再喂母乳了。看小石榴當時對輔食的接受度還蠻高的,五兒索性就給他斷奶了, 平時早中晚各一碗牛奶給他補充蛋白質。

為了給孩子做榜樣, 五兒也是一日三餐餐餐一碗奶茶的陪著他一起喝。

每日都會聽到類似的話,“先喝”、“先吃”、“先用”……不知道小家夥從哪兒學來的, 隻要是和他們在一張餐桌上,吃的喝的都要等她或者三爺動了小石榴才會開動。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就是隻要是小石榴碗裏的飯, 他一定會吃得幹幹淨淨, 一粒飯都不會留在碗裏。

而且學習用勺子舀飯吃這個技能小石榴隻花了不到三餐飯的時間, 自那以後桌上再見不到撒落的飯粒。

這個可能是跟她和三爺學的, 他們兩人吃飯的習慣都比較好,不浪費。每次盛飯都不會盛太多, 少量多次, 最後也不會在碗裏剩飯。

所謂言傳身教, 五兒從小石榴身上算是看到了最真實的例子。

要是在現代,小孩快三歲了家長就該考慮要送哪家幼兒園上學前班了。古代可沒有學齡前的教育,三爺說等小石榴六歲時就會在無逸齋那邊給他開蒙。

師資這一塊兒五兒是完全不擔心的,隻要小石榴願意學,什麼樣的老師他們都是能請的到的。

三爺說的六歲指的是虛歲,那時候小石榴實際年齡應該是在四歲半。考慮到現代小孩三歲就開始上幼兒園,對於小石榴四歲多就開始啟蒙五兒還是能夠接受的,不算太早。

不過五兒看了他以前給阿哥們安排的課表之後,說實話大受震撼。

從淩晨的三點阿哥們就要起床開始複習功課了,然後白天一直要上課。真的要做到讀書百遍,寫字百遍。文化課上到下午三點,用過晚膳之後還有騎射課,等到真正放學可以休息了,時間一般也都到了晚上七點。

一天十五六個小時啊,一點都不輕鬆。比現代學生還要慘的是,他們是沒有雙休和寒暑假的。一年下來就元旦、端午、中秋、萬壽節和他們的生日這五天可以休息。

這種學習強度感覺完全不會比她當初高三那一年差,她不禁在想:不到十歲的小孩子真的能適應嗎?

她當初最多是高中的三年比較辛苦,就那三年都不知道是怎麼熬過去的。三爺的兒子可是從開蒙到領差事,中間的十幾年都要過這樣的生活,感覺真的好慘啊!

不管在哪個時代,要成才還真的就離不開勤學苦練。以後三爺要怎樣去教育小石榴五兒不會去幹涉,她把後勤工作做好,保障小石榴能有個健康的體魄就好。

不擅長的事不要勉強去做,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會更合適。特別是孩子的教育,五兒決定尊重權威。

顯而易見小石榴在未來的十多年裏會過上風雨無阻、聞雞起舞、辛苦學習的日子,能輕輕鬆鬆玩耍的日子也就隻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了。可是他好像不怎麼會玩。

不知道宮裏別的阿哥在開蒙之前是怎樣的,有沒有同齡的玩伴?小石榴是沒有的。整個暢春園除了小石榴之外再沒有別的小孩子,三爺安排的照顧小石榴的小太監中最小的也有七八歲。他們好像也玩不到一起去。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身邊缺少同齡人,在五兒看來小石榴性格是比較安靜的。

孩子熊家長會苦惱,孩子太安靜了家長也會擔心。做父母好像真的是有操不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