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很閑。屋子裏圍了一圈人坐著聊天。
甄曉雅表妹家五周歲的小白就在大家麵前晃來晃去,小家夥腿腳剛走利索,嘴巴卻還不是很利索,胖鼓鼓的樣子在地上陀螺似地轉來轉去,嘴裏不停地嘟噥著什麼。甄媽媽看著小家夥,仿佛想起了什麼,衝著大家問:白饃饃幾歲了?
六歲!還沒等大家說話,小白自己先報了年齡。按老家說法,報的是虛歲,歲字都說不清讀成了shui。
六歲!甄媽媽恍若夢中,她眼睛直直看著還在陀螺樣旋轉的小白,又用手指指了指孩子,明明是自言自語卻似乎又衝著大家,突然想起了什麼似地:啊?你姥爺死的時候我就這麼大?他怎麼死的,他死時的樣子,穿的什麼衣服,都有什麼人,當時的情況,到現在我還記得清清楚楚!
瞅瞅小白再看看甄媽媽。大家覺得不可思議:就這麼點兒的屁孩兒,奶腥味兒還沒退,能有多少記憶!可是甄媽媽沒必要騙人,她仿佛還沉浸在自己的回憶中,仿佛又回到了六歲那年,說起了平均每年都要跟兒女們說N遍的挑水事件:我六歲你姥姥是小腳,一老一小都沒力氣從井裏打水。到了井邊兒娘倆隻好眼巴巴等著,等著好心人幫我們從井裏把水打上了。我和你姥姥,用一根扁擔抬著這桶水。走一路灑一路,回到家,半邊兒身子全濕了,一桶水就剩下了半桶......
聽著這聽過上百次的故事,看著眼前懵懂無知的小白。甄曉雅腦子裏盡是甄媽媽和姥姥抬水走過來的樣子:一個八九十公分高的小女孩兒,一個三寸金蓮的小腳老太太,一根扁擔一桶水。走過的路上都是她們潑灑出來的井水:吃水,都如此困難!那麼,其他呢?甄曉雅不敢想下去了。
甄媽媽眼睛依然追著屋子裏四處晃蕩的小白接著跟身邊的孩子們喃喃道:你姥爺死的時候我才六歲,你姨三歲,你姥姥當時還大著肚子。肚裏是個小妹,那個小妹後來送了別人,實在是養不起啊!我看電視劇《傻春兒》看見傻春把送了人的小妹搶回來,抱著小妹逃跑那一段兒......甄媽媽認真道:我就覺得這是真的。甄媽媽接著唏噓:那個小妹後來得了眼病。我每次想小妹時就偷偷跑去看看,最後再去看她的時候,已經瘦的皮包骨頭,摸索著走來走去......最後,還是病死了。
一個連挑水力氣都沒有的小腳老太太,養著兩個其實隻有五歲和二歲的孩子。那個五歲的孩子就是甄曉雅的媽媽劉巧,她自然成了家裏的主力,拿輕舉重跑前跑後!
聽著甄媽媽講自己年少時的故事。甄曉雅跟坐在自己身邊的妹妹甄曉靜感慨:我現在才明白,看見我們浪費東西時,咱媽為啥會勃然大怒!因為她切身知道東西的來之不易。我也才明白,我們家現在的日子已經是衣食無憂,蠻可以坐下來享享清福,為什麼媽媽幹起活來依舊沒死沒活,讓我們這些做兒女的都自愧不如!甄曉雅輕輕歎口氣獨自默想:因為與過往歲月的苦難相比,這些對於她,真的可以用“微不足道”四字兒來形容!
直到那一刻,甄曉雅似乎才懂得了自己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