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隔空交鋒(1 / 2)

事實上,德基先生的炸雞不難吃,即便是炸雞塊,在沾了番茄醬之後也稱得上爽口。

問題在於薑啟默他母親把調門定得太高了,宮廷禦膳的牌子都抬了出來,皇家難道就吃這種東西?

盧淑虹很失望,她還想著如果有宮廷禦膳能給餐館提升業績呢,甚至抱著要分潤更多利益的想法,現在嘛……有哪個必要嗎?

德基先生的炸雞塊真不合盧淑虹的胃口。

和盧淑虹一樣,在旁邊品嚐了炸雞的朱耀東也是眉頭緊皺,他的態度很客觀,如果好吃就稱讚並且試一試能否學到東西,但這東西對他來說真不算好吃。

雞肉?爛。

調料?一般。

醬料?工廠生產的普通玩意。

烹飪手法?家庭主婦的級別罷了。

從原材料到烹飪方式、再到各種因素,朱耀東都不滿意這一份炸雞,在他看來,這份炸雞比之華夏美食要差得太遠了,甚至是沒有可比性。

我華夏美食隨便來一鍋雞湯,就能把這份號稱宮廷禦膳的炸雞吊起來打。

“肉太柴,完全是配料的味道,就像是……”朱耀東不留情麵的說道:“麵粉裹了蠟塊再沾點醬。”

“對啊對啊,朱師傅您說的對。”盧淑虹符合道:“這雞塊真不行,換做是我,肯定不會花錢買的。”

聽了老婆和主廚的話,薑修文立刻就把期待值降低了一個檔次,然後才夾了一塊沾番茄醬放進口中。

一嚐到炸雞塊的味道,薑修文也是大失所望,皺了皺眉道:“很一般。”

大家都覺得炸雞塊很一般,王春慧和薑修禮就很尷尬了,他們來自物資貧乏的華夏,生活在買一隻雞就要花掉五分之一月薪的祖國,別說雞胸肉了,大家連雞屁股都覺得好吃、雞骨頭都敢嚼碎了吞下肚。

這就是人與人的不同,薑啟默一家其實隻要是肉都覺得好吃,即便是想要客觀去評價,卻也真的無法做到完全客觀。

薑修文等人就不同了,在美國這個一磅雞肉幾十美分的國度,以他們的收入,隻要想吃雞肉就能吃到吐,對炸雞的要求自然會更高,而且他們是華裔中年人,哪能吃得慣這種東西。

給出一般的評價,薑修文已經是堅守住了一個餐館老板的客觀態度。

“雞翅更好吃,瀝了油又晾了一會,你們再試試。”王春慧很緊張的說道。

降低了期待值的盧淑虹和朱耀東、薑修文等人便再次嚐了嚐味道。

很意外的是,不知道是因為期待值降低了,還是因為雞翅雞腿真的好吃,大家覺得還不錯。

“這個能賣。”朱耀東先說了句公道話,“但可能不好賣,找不到走地雞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試賣一點炸雞翅和炸雞腿。”

朱耀東的意思就是說炸雞翅和炸雞腿比不上任何一種德義樓原有的雞肉類菜肴,但由於德義樓原來的雞肉菜品對原材料要求太高,所以炸雞翅和炸雞腿可以當做備胎。

主廚的話提醒了老板和老板娘。

薑修文衡量著炸雞翅和炸雞腿的水平,核算了下成本之後,這才點了點頭。

“可以試試。”薑修文開口說道。

“但這是油炸食品。”盧淑虹卻是厲聲反對道:“朱師傅,您說說看,這雞翅雞腿從接單到烹製再到送至顧客的餐桌,是不是需要很長時間?”

“這是個問題,除非我們提前烹製好。”朱耀東搖了搖頭。

“提前烹製的話,問題也很嚴重,東西賣不出去怎麼辦?”盧淑虹又說道:“就算雞翅雞腿的成本低,但配料、人工、租金卻不是小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