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赴美華人麵臨的第一道難題是語言關。
不學會英文,就幾乎不可能通過移民的關卡;不學會英文,就隻能在唐人街做一些收入底下的工作;不學會英文,真的沒有未來。
是以學英語是薑啟默必須做到的事情,什麼時候學會英文,他才有談一談未來的資本。
叔公薑守義也非常重視這一件事情,除了相關教材、錄音機和各種卡帶一應俱全,更是讓就職於國際城公立學校的堂姑薑修琪在工作之餘幫忙補課。
這一切的舉動,薑守義都是為了讓侄孫薑啟默和侄子薑修文能盡快掌握英文。
而學習一門語言,對薑啟默來說當然有難度,但難的不是學,是學習速度,因為他要上學。
為了趕上新學年,薑啟默準備利用不到兩個月、大約50天的時間來初步掌握英文,按照教材裏麵要求的3000個單詞來計算,他需要每天記憶大約60個單詞,這是個地獄般的難度。
作為老師的薑修琪也給薑啟默做出了規劃。
每天的讀寫是必不可少的,在記憶了相應的單詞之後,薑啟明、薑啟東、薑妍渝這三個同輩人會不停的用英語和薑啟默進行交流,到了一定層次就必須邊學習邊出門應用。
隻有這樣,薑啟默才有可能用不到兩個月來初步學會英語,掌握3000個單詞和相應的語法以及發音,而這隻是普通人初步掌握英語的標準。
好在薑啟默的學習天賦還算不錯,他在老師還沒授課之前就記住了26個字母和最簡單幾十個單詞,發音也從堂弟薑啟明那裏學會了基礎,加上些許音標和語法,勉強算是……達到了幼兒園的水平。
然而薑啟默的學習天賦沒有到達過目不忘的層次,專注度也沒有到達物我兩忘的境界,每次學習英語,他都或多或少會受到各種情緒的幹擾。
現在呢?
喝下一包200年後的速溶咖啡之後,薑啟默立刻就為他剛才的想法感到臉紅,這不是咖啡而是神藥啊。
再次翻開教材,薑啟默隻覺得注意力無比集中,原本有些麵目可憎的洋文也變得可愛起來,他隻看一眼就在腦海裏有了印象,再看幾眼,居然有種已經記下來的感覺。
不僅如此,記住了單詞之後,薑啟默打開錄音機,聽到裏麵傳來的英語教學,他的模仿能力隨著注意力的集中也有了相應的提升,該怎麼發音都幾乎一聽就懂。
這包咖啡的提神效果有點誇張,雖然包裝袋上麵的成分說明還是讓薑啟默覺得雲裏霧裏,但他對於迅速掌握英語卻有了信心。
隻要每一杯咖啡的提神效果能保持超過四個小時,薑啟默就認為自己能在兩個月內記住3000個單詞,如果持續時間增加,他的學習速度就會隨著變快。
學會了英文,如果在兩個月內積攢的積分能抽到一些輔助學習的東西,薑啟默覺得他也許能夠追上西雅圖當地學生的水平。
而且積分是會累積的,係統的輔助應該是會持續的,薑啟默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時候也預感到了他未來的光明前景。
無論如何,掌握越多知識的人就越有價值。
薑啟默的想法沒有錯,但他暫時還沒有關注到積累知識所需要的成本。
在前往薑啟默住處的路上,他的遠親堂兄弟和表妹卻都關注著這個成本問題。
薑啟默的叔公薑守義今年73歲,膝下有二子一女,41歲的堂叔薑修文和37歲薑修武,堂姑薑修琪年齡則是3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