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了。”李績道,“袁天罡辭去職務後,這《推背圖》也不見了,現在想來,可能是被他偷走了,隻是我不大明白,他是如何將推背圖從太極宮中偷走的。”
李浩嗬嗬一笑,袁天罡還真有這能力,之前皇宮之中有好幾十個袁天罡安插的釘子,而且袁天罡本人也是大宗師高手,想要從皇宮中偷走一本《推背圖》,難度並不是很大。
李浩笑了片刻後,問道:“既然李叔叔看過《推背圖》,那可還記得其中的內容。”
“記得一些。”李績露出回憶之色,緩緩道,“這推背圖共有六十幅圖,正好是一甲子之數,每一幅圖之下,都配有讖語和頌曰律詩一首。”
李浩點了點頭,問道:“那第一幅圖是什麼?”
李績答道:“第一象名為甲子,畫的是兩個交叉在一起的圓環,左邊的環內寫著‘白’字,右邊的環內寫著‘紅’字,讖曰: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環周而複始。頌曰:自從盤古迄希夷虎鬥龍爭事正奇,悟得循環真諦在試於唐後論元機。”
程咬金聞言蹙眉道:“這說的都是啥東西啊,我就聽懂了盤古……龍爭虎鬥……其他都不懂。”
秦瓊也是一臉茫然,李績笑了笑,道:“這一象是最簡單的,可用道德經中的一句話來批注,便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
李浩聞言點了點頭,道:“大致也可理解為,古往今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如同一個循環。最後一句是說,咱們就從這大唐開始推衍玄機吧。”
李績聞言笑望李浩,讚道:“詩狂果然聰慧絕頂,這一象雖然簡單,但我也是想了許久才想出來的,沒想到你一聽便懂了。”
“嗬嗬。”李浩有點臉紅,自己是作弊的,李績可是憑自己本事解出來的。
程咬金趕忙問道:“那第二象呢?”
李績道:“第二象名為乙醜,圖是一盤果子,讖曰:累累碩果,莫明其數,一果一仁即新即故。頌曰:萬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實,一統定中原,陰盛陽先竭。”
秦瓊問道:“茂公,這一象你解出來了嗎?”
“慚愧。”李績尷尬一笑,道,“隻解出了一半,而且還不知解的是否正確。”
程咬金趕忙道:“那你且把解出的一半說來聽聽。”
很顯然,這種解謎的遊戲在古代很受歡迎,完全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於是乎,他們忘記了他們談話的初衷,李浩本來是要跟他們談論袁天罡來著,現在卻討論起了《推背圖》,李浩也是暗自搖頭苦笑,自己壓根就不該細問李績《推背圖》的事情,這下好了,全忘了正事了,不過也沒什麼,反正又不趕時間,就讓他們滿足一下好奇心吧。
李浩卻是從李績剛才的話中大致猜到了什麼,估計袁天罡原本也是想入朝為官,走朝堂路線,來改變民族之運,然而官場不是那麼容易混的,袁天罡雖然有本事,但沒有碰到好的機遇,在朝中又沒人幫襯,而且太史局的職責就是觀測天象,不涉朝政,想要崛起,根本不可能,袁天罡看不到希望,所以才會毅然辭職,還別說,李浩的推測竟然完全正確,袁天罡當初確實想要借推背圖吸引太宗的目光,然而卻沒能成功,所以隻能黯然離去。
這時,李績已經開始解釋第二象了,隻聽他解釋道:“累累碩果,莫明其數,一果一仁,即新即故。根據這些話,我特地數了一下果子的個數,是二十一個,我就在想,上一象說:試於唐後論元機,那他應該是從咱們大唐開始推衍的,二十一個果子,即新即故,新舊交替的意思,莫不是說咱們大唐曆經二十一代皇帝?”
“啊?”秦瓊和程咬金聞言紛紛瞪眼驚呼。
李浩也不禁暗暗佩服,難怪隋唐演義把徐茂功吹得跟諸葛亮似的,確實很有智慧,這都能猜的中,反正他若是不看答案的話,是絕對猜不上的。
李績又道:“我也不確定我猜得對不對,當時隻能回答太宗陛下,說我也看不懂。”
“虧得你沒說。”程咬金甕聲甕氣道,“哪一個君王不希望自己的王朝萬年長久,你若告訴他大唐隻有二十一代君主,隻怕太宗陛下要不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