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浩的船隊到達蘇伊士運河的西端,準備入地中海,在北岸,有一個巨大的石碑,與其說是石碑,還不如說是石墩,長三丈,寬兩丈,高一丈,上麵刻著巨大的四個字-李唐運河!即便是距離兩百米遠,也能清晰地看到這四個大字,但下麵的那些小字就看不清了。
那些小字詳細記述了這條運河的挖掘過程,發起者是誰,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耗費了多少時間等等,這樣浩大的一個工程,自然要記錄下來,讓後人知曉。
進入地中海,李浩又在歐洲的一些國家靠岸貿易並補給了一番了,耗費了兩個月時間,然後經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李浩知道,接下來將是遠離陸地的漫長旅程了,因為他們接下來要去的,就是尚未被世人發現的美洲大陸。
就在李浩的船隊經過直布羅陀海峽,駛入大西洋的時候,長安城中,朝堂之上,出現了巨大的變動。
首先,李治病倒了,每日臥床不起,一直處於昏迷狀態,已經好幾個月了,日常生理之事都需人料理,而從這一刻起,武媚娘便很少去看望李治了,因為他知道,李治基本就這樣了,畢竟是她下的毒,雖然現在她已經停止對李治下毒,但此毒就連她都沒解藥,李治是絕對沒有康複的可能了。
武媚娘給李治下的是慢性毒,而且用量極小,每隔數日下毒一次,即便是太醫院的院正,也無法診治出來,從今年七月起,李治忽然暈倒,之後便變成了半死不活的模樣,太醫院束手無策。
一國之君如此模樣,而太子李顯才兩歲而已,剛斷奶不久,還在咿呀學語,又不能處理朝政,朝中頓時亂了套。
這個時候,身為朝堂第一人物,長孫無忌自然要出頭了,召集群臣,提議立太子李顯為監國,而他長孫無忌為輔政大臣,輔佐太子,處理朝政。
倘若當真如此,他自然就是大權在握了。但這一決定,引起了許多大臣的反對,反對的發起者,竟然是長孫無忌的曾經的黨羽,許敬宗。
許敬宗是武媚娘的人,經過這些年的摸打滾爬,加上武媚娘暗中使勁,終於入相,官至尚書右仆射,他表麵是長孫無忌的黨羽,其實陽奉陰違,反對長孫無忌也是情理中事,但其他眾臣也響應許敬宗的呼聲,一起反對長孫無忌掌權,這是為何呢?
因為許敬宗說了一句話,他說長孫無忌欲效仿漢亂,外戚亂政。
群臣不是傻子,縱觀曆史,特別是漢朝,外戚亂政之事難道還少嗎,外戚亂政的標準套路就是先皇早夭,年幼太子繼位,年幼的太子不懂政事,自然由太後協助理政,而太後是女人家,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也不懂政事,太後便將政事交給自己的兄弟或父親去打理,太後的兄弟或父親,那就是外戚,如此一來,外戚掌權,就出現了外戚亂政的情況。
長孫無忌的妹妹是長孫文德皇後,他是正宗的外戚,許敬宗抓住長孫無忌的這個身份,在朝堂之上煽風點火,指桑罵槐,借古諷今,群臣聽得暗自心驚,自然反對長孫無忌掌握大權,朝堂之上鬧得不可開交。
長孫無忌也是氣得不行,他一直很信任許敬宗,沒想到在這個關鍵時刻,許敬宗忽然倒戈,反打他一耙,讓他的好事落空,他能不氣嗎。
這個時候,許敬宗忽然又提出,長孫無忌擔任輔政大臣也不是不可以,必須讓皇後武氏也參與理政,二人同時協助太子處理朝政,直至太子成年。
許敬宗忽然的讓步,倒是讓長孫無忌一陣歡喜,但歡喜過後,他又發覺不對,他終於知道了,原來許敬宗不過是個馬仔而已,真正的幕後主使,是武媚娘,這個女人也想掌權。
長孫無忌這才意識道,原來這武媚娘野心不小,還想掌權,但他又不禁冷笑,一個女人家,掌權有何用,你還能翻天不成?
許敬宗的口才當真了得,在群臣之間不斷遊說,講述製衡之道,說白了,就是用武媚娘和長孫無忌相互製衡。
群臣頓時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他們對武媚娘印象不大好,現在野心勃勃的長孫無忌也得格外提防,生怕他掌握大權,就讓他們二人相互製衡去吧。
這一提議很快便在群臣之間通過了,於是乎,朝堂出現了新的格局,李治這個皇帝,整日躺在病床上處於半昏迷狀態,太子李顯還在學說話,朝堂之事,武媚娘和長孫無忌分庭抗禮。
雖說是長孫無忌和武媚娘共同協助太子處理朝政,但總的有個尊卑,不用說,自然是武媚娘尊,長孫無忌卑,自古君臣有別,皇帝的老婆和孩子,就是皇家人,任何官員見到,都必須行禮,這就是君臣有別。
長孫無忌提出的任何一條諫議,隻要武媚娘不點頭,就通不過,而且武媚娘掌權後,立刻操縱官員任免,在朝堂之上進行了一次大換血,他的侄子武承嗣居然做上了戶部尚書,許敬宗做上了尚書左仆射,武三思做上了門下省侍中,除此之外,武媚娘和許敬宗這些年裏暗中勾結的朝廷官員一律升官,擔任重要職位。
而長孫無忌卻被奪去了一切職務,隻參議政事,而他參議政事,武媚娘根本不搭理,這可把長孫無忌氣壞了,即便是李世民和李治也不敢這樣對他的。
沒錯,武媚娘就是這樣,他可不是李世民,也不是李治,因為她不是皇帝,也不想做明君,她沒有太多的心理負擔,你咬我呀!
長孫無忌氣急之下,開始籠絡群臣,說武媚娘根本不懂政事,簡直胡來,這樣下去,大唐就亂了,一定要把她給拉下來……
然而此時此刻,武媚娘的黨羽已經占據了朝堂的四分之一,還有四分之一是李浩的人,剩下的就是長孫無忌的黨羽和一些迂腐的文官,然而這些人早已不在重要職位上了。
長孫無忌幾次想要把武媚娘拉下馬,甚至還去請了秦瓊馬周他們,然而秦瓊馬周他們早已收到了程咬金的指示,閉門謝客,甚至連上朝都不去,這段時間裏,李浩的朋黨們可以說是最安靜的。
長孫無忌忙活了一個多月,絲毫無果,還把自己給累病了,武媚娘這下當真是大權在握,加上她強硬手段,數月以來,嚴懲了十幾個不服她的官員,朝堂之上,萬馬齊喑。
長孫無忌躺在病床上,終於悲哀的發現,自己就是個傻逼,超級大傻逼,偷雞不成蝕把米,為他人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