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朝褚遂良使了個眼神,褚遂良大步出列,朗聲道:“諸位請聽老夫一言!”
群臣頓時把目光移到了褚遂良身上,不知這老家夥是敵是友,反正無論是誰要讓武媚娘進宮,他們就懟誰,天大地大,禮法最大!
褚遂良道:“諸位,武媚娘確為皇上庶母,皇上也不該行此背德之事,然如今大錯已成,我等當思補救之法,而不是一味責怨,武媚娘所誕子女皆是龍種,龍種豈可流落於皇宮之外,老夫提議,先讓皇上接武媚娘和龍子龍女進宮,然後諸位再慢慢商議接下來的事。”
“不可能!”於誌寧瞪眼怒喝,“雖說大錯已成,但皇上若是接武媚娘進宮,那便是一錯再錯!”
褚遂良聞言皺眉冷聲道:“那照於大人的意思,是要讓皇上的龍種流落江湖了?”
於誌寧道:“皇上可將龍種接入宮中,但武媚娘!哼!想都別想!”
看到於誌寧如此強硬態度,李治都急死了,轉頭用求助的目光看向長孫無忌,長孫無忌也是雙眉緊鎖,雖然早就料到事情很難辦,但沒想到於誌寧態度如此強硬,這個老儒臣是禮部尚書,平時最重禮法,而且門生眾多,許多其他儒臣皆以他為首,儒臣最是難對付,因為這群人如果一旦占了理,便認為自己是身負光環的正義使者,持正義之劍懲奸除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盡是一群瘋子,現在被他們占了理,他們肯定死咬不放,不肯鬆口。
長孫無忌暗中朝後方幾個人做了個手勢,後方七八個大臣紛紛出列,跟這幫儒臣激辯,長孫無忌則在一旁默默地聽他們辯論,心中暗自尋思破解之法。
過了許久,長孫無忌終於動了,隻見他抬步緩緩出列,那群儒臣看得心頭一陣緊張,大佬出場了,他們能不緊張嗎,怎麼說他們也曾在長孫無忌的隊列中站過好幾年呢,自然存在著心理上的威壓。
李治看到長孫無忌準備出動了,心頭一陣激動加期待,長孫無忌可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長孫無忌出列後,躬身朝李治一禮,然後揚聲道:“皇上,對於此事,老臣認為,皇上有錯,而且是大錯!皇上應該下罪己詔書,也該去先皇陵請反省三日。”
眾儒臣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李治聞言則是目瞪口呆,心中著急大叫:“舅舅,你是來幫我的呀!你是來幫我的呀……”
李浩看到現在有點懵,李治和長孫無忌居然選擇讓步了?這不科學呀,明顯不是長孫老狐狸的行事作風。
長孫無忌偷偷朝李治擠了擠眼,李治見狀愣了愣,立刻會意,趕忙道:“好,朕自知罪責深重,便準了諸卿所請,下罪己詔書,並去先皇陵前麵壁思過三日!”
李浩站在武官隊伍的最前排,看到了長孫無忌臉朝李治擠眼睛,他忽然頓悟,是了,這老狐狸是準備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然後來個先斬後奏,直接把武媚娘接進宮來,到時候眾儒臣不免又要一陣口誅筆伐,沒關係,犯了錯嘛,再下個罪己詔書,再去先皇陵前麵壁思過就是了。
雖然李浩不知道長孫無忌的具體計劃,但他猜想,估計大致就是如此。
於是李浩忽然出列,高聲呼道:“皇上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李浩的這句話其實有點不倫不類,但在這裏,倒也勉強能用,三大國公也一起出列,跟著高呼:“皇上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接著李浩的所有朋黨一起高呼,然後所有大臣全都一起高呼:“皇上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李浩暗自在心中壞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但是改了不代表不犯呀,下次犯了再改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