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藩以前多次擊敗阿拉伯帝國的軍隊,大家可以說是死敵,阿拉伯帝國竟然不計前嫌,願意收留他,楊藩也是藝高人大膽,就這麼去了阿拉伯帝國。
聽聞楊藩投靠了阿拉伯帝國,樊梨花不禁皺眉,楊藩此人善於用兵,而且行事不擇手段,從他逃亡時拋下阿史那賀魯和眾臣就可以看出,這個人比毒蛇還陰狠,阿拉伯帝國對於唐人的態度一向不怎麼友好,若是收了楊藩,隻怕以後對大唐極為不利。
然而樊梨花就算知道這些,也是無能為力,她雖然是行軍大總管,但卻不能胡來,主動對別國開戰的話,需要皇帝的批準,不是她想打誰就能打誰的,況且,以她現在的兵力,想要攻打阿拉伯帝國,絕對不可能。
送走大宛國主,樊梨花取出軍事地圖看了起來,她盯著地圖看了許久,仰頭長歎:“難怪出征前李浩就告訴我,此次西征,到達大宛便可,不可再繼續往前,西北方向是波斯,東北方向是阿拉伯帝國,我已無疆可拓,沒想到區區數年,西突厥就被阿拉伯帝國侵吞了近千裏的國土,還好,從安西都護府到這裏,差不多也有七千裏了,也算是完成了我的承諾。”
感歎完後,樊梨花立刻開始寫戰報,戰報內容很簡單,奏請李世民在大宛設安息火尋二州,西遷安西都護府至安息州,並往安西都護府加派兵力,力守邊塞,西突厥大將楊藩投靠阿拉伯帝國,可見阿拉伯帝國頗有野心,恐要對大唐不利。
寫完戰報後,樊梨花派快馬送出,然後便叮囑範水:“範水,明日一早,帶兩萬精兵,帶上石碑,隨我去邊塞立碑。”
範水聞言渾身一震,激動得無以複加,終於要到這一刻了,這激動人心的一刻,身為武將,最大的榮耀便是為國開疆拓土,樊梨花征滅西突厥,為大唐拓土七千裏,立碑邊境,威懾外邦,這樣的大事,怎能不振奮人心,絕對會青史流傳,就像當年李廣“飲馬酒泉,封狼居胥”一樣。
隔日一早,樊梨花帶著兩萬大軍輕裝出發,下午時分,來到西方百裏之外的茫茫荒原上,在前麵帶路的大宛使臣忽然對樊梨花道:“樊大總管,到了。”
樊梨花讓大軍停下,轉頭問他:“這裏就是大唐與波斯還有阿拉伯的邊境了?”
“是的,樊大總管。”大宛使臣頷首道,“這裏就是大唐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三國邊界。”
樊梨花抬目四望一番,這裏茫茫一片,可見遠處群山,卻不見任何鮮明標誌,也不知道是怎麼定義國界的,按照地圖所示,差不多也就是這裏了,她下馬向前了一會兒,猛然用力一跺腳,在地上留下一個腳印,然後高聲道:“在這裏,立碑!”
“是!”後方上百人興奮高呼,十幾人拿著鐵鍬過來掘土,其餘人則開始搬石碑,此刻石碑被黑布包裹著上半段,將所有碑文都擋住,隻從下半段看的話,像是個大石塊。
大宛使臣不太明白,走到樊梨花麵前行禮問:“樊大總管,您這是做什麼?”
“立碑。”樊梨花緩緩道,“大唐瓊南王聽說過嗎?”
“聽過,聽過!”大宛使臣聞言睜大了眼睛,聲音也提高了,讚道,“瓊南王是大唐的奇人,和樊大總管一樣,是戰無不勝的大將軍!”
樊梨花負手傲然道:“大唐貞觀十七年,那時候的瓊南王還隻是藍田侯,一人領四萬大軍,擊破數倍兵力的七國聯軍,反敗為勝,創造戰史神話,後又驅逐西突厥千裏之遙,於西突厥疆土之上立下石碑,碑文曰:大唐國境界碑,此界以東,皆為唐土,爾等外邦,不可輕犯,若仰中華之文明,可虔心來朝,敢圖大唐分毫寸土,必滅其族,有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大唐貞觀十七年,李詩狂立碑於此,警醒萬邦。”
大宛使臣聞言渾身劇震,撲通一聲便跪倒在地,虔誠高呼:“我寧遠國對大唐萬世忠臣,不敢有違,大唐昌盛,萬世不竭!”
樊梨花轉頭看了他一眼,緩緩道:“寧遠國,不複存在了,你以後說話可得小心點,我大唐……不容國中有國,此事本總管也與你們國主說過。”
“是,小人知罪!小人知罪!”這大宛使臣沒想到馬屁拍在馬腿上,嚇得額頭冷汗直冒,還好樊梨花沒有跟他計較。
過了許久,石碑立好,樊梨花親自上前揭開黑布,黑布隨風飄走,露出碑文,隻見李浩的碑文之旁,多了一行字,內容是:大唐貞觀二十四年,樊梨花擊破西突厥,拓土七千裏,移碑與此,借李詩狂之言,警醒萬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