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半夜兩點了,這個時候的人睡得正沉,城牆上雖然崗哨密布,但城內也就街上偶爾有幾個巡邏隊,除此之外沒有崗哨。為什麼,因為楊藩聰明啊,他認為唐軍放孔明燈是為了騷擾他們,讓他們提心吊膽,不敢好好休息。他認為自己識破了唐軍的計謀,便讓將士們好好休息,粉碎唐軍的陰謀,隻要把城牆守好便行了,城內嘛,正常巡夜,不必太嚴,難道唐軍還能飛進來不成?
他這次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唐軍還真的就飛進來了,李浩的高科技又豈是楊藩能想得到的,古代人倒是對飛天充滿了幻想,但他們從來都未能真正實現過,哪怕諸葛亮老早就發明出了孔明燈,比西方早那麼多年,但就是沒有人去研究一下,孔明燈為什麼能飛,也沒有人大膽嚐試,把孔明燈做大,大到可以載人的地步,那不就是熱氣球了嗎。
我國的先賢確實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和發明,然而都被封建思想扼殺了,那些研究器械的天才,皆被視為旁門左道,即便是被皇帝承認,也會受朝中大臣排擠,被瞧不起,世人崇尚讀書,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他們都去研究古人思想,一心想著傳承祖宗遺誌,卻總不想著創新,就連火藥這玩意還是道士煉丹時無意之間搞出來的,這樣的背景之下,科學如何生存,科技如何進步,這是古代中華最大的悲哀。
這次成功潛入城中的唐軍隻有一千人,還有將近兩百人摔傷了腿,有人甚至直接被摔成骨折,這些傷者全都找個隱蔽而又陰暗的地方躲起來,他們雖然沒有能力去完成奪城門的任務了,但他們有了新任務,那就是隱藏好自己,不被發現。
王庭北門前的街道上,兩撥巡邏隊已經被悄無聲息地解決掉了,八百唐軍在此集合,薛應龍將各個小隊的隊長叫至身邊,低聲道:“北門有甕城,現在大部分崗哨都在城頭之上,內城門口處約有三十守衛,甕城之中應該屯有一千至兩千兵馬,城頭之上兩千,城內人馬支援城頭約需三分鍾,咱們必須在三分鍾之內奪下甕城的兩道城門。”
一個隊長皺眉道:“三分鍾?這麼短?”
“放心。”薛應龍道,“城外有樊大總管的大軍相助,咱們裏應外合,應該很快,待會看到大總管在北門外放起孔明燈,就說明樊大總管已經準備好了,我們就放響箭為號,發動衝擊,先殺了守在內門那裏的守衛,派人把守內門,其他人衝上城頭奪城牆,這個尤為重要,內城門從甕城之內是無法打開的,隻要奪下城牆,便能射殺甕城之內的兵馬,加上大總管的大軍,勝券在握了。”
“好,就這麼辦!”眾人紛紛點頭。
他們等了約有半個小時,北方天空飄起了上百孔明燈,薛應龍激動道:“樊大總管準備好了,放響箭!”
立刻有人掏出一柄大弩,對準天空,用火柴點燃引線,然後將箭矢射入高空。
“砰!”地一聲巨響,一個大煙花在王庭上空爆炸。
樊梨花望著王庭上空的煙花,舉起銀槍直指王庭,沉喝:“攻城!”
唐軍紛紛呼喝著朝王庭攻去。
巨大的爆炸聲將全城的人都驚醒了,楊藩此刻正在東邊城頭巡視城牆,因為唐軍一直將主力大軍用來攻打東城門,所以他對東城門尤為看重。
當他看到爆炸的煙花時,心中一沉,趕忙大喝:“全軍戒備,唐軍準備夜襲了!”
他並沒有下令吹號角,因為他擔心這又是唐軍的擾敵之策。
“嗚——”低沉的號角聲響起,傳遍全城,楊藩心頭一顫,轉頭朝北望去,號角聲從北城牆傳來的。
“難道說……”楊藩忽然想到了一件可怕的事,唐軍可能轉移戰力,夜襲北門,北門可不像東門,並未堵死啊。
“傳我軍令!城內所有大軍速速支援北門!”楊藩說著已經大步朝北城牆奔去。
守在北門內城門處的三十守衛準備打開城門,放甕城內的兵馬出來,好讓他們上城牆去參戰,倘若城牆上有四千守軍,足可抵擋一萬多攻城大軍,然而他們剛準備開門,無數羽箭如雨點一般襲來,隻一波箭雨,三十人盡數倒在了血泊之中。
薛應龍帶著眾人狂奔,來到內城門之下,城頭的敵人發現了他們,有人用西突厥語大叫:“糟糕,城內有敵人!城內有唐軍!”
於是無數羽箭朝他們襲來,薛應龍趕緊帶著眾人躲在城門甬道下,然後道:“七隊,八隊,你們這兩百人留在這裏,守住這個門,沒有我的允許,不許開門,除非我死了!”
“是!”
“其他人!跟我來!”薛應龍大喝一聲,帶著眾人冒著箭雨從兩側階梯往城頭衝去,此刻城外唐軍已經開始接近城牆,城頭的守軍不得不將弓箭對準城外的唐軍,阻止他們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