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章:統一西域的計劃(2 / 2)

很和諧地寫完軍師奏報後,連夜派快馬送出,接下來各自回營睡覺,等待李世民的聖旨。

一個月後,李世民收到了李浩和馬周的奏報,大吃一驚,隨後又是大喜,驚的是此戰竟然有這麼多國家想趁火打劫,欲要對大唐不利,喜的是李浩果然有不世之才,在如此危急情況下竟然帶兵日馳兩百裏,飛奪西州,簡直難以想象,至於李浩違抗軍令之事,直接被他忽略,因為這跟李浩的功勞比起來,根本算不上什麼。

李世民立刻召集群臣,商量如何馳援他們,三天之後,又要快馬送軍報進長安,而且這次居然是所有行軍總管和監軍的軍事奏報,六人合寫的一份軍事奏報,李世民看完之後在甘露殿仰頭哈哈大笑,笑了足有十幾分鍾才覺過癮,爽!太特麼爽了!大勝!絕對的大勝!這簡直是奇跡!

李世民現在恨不得立刻就封李浩一個國公,再封李浩一個上柱國什麼的,反正他特想將最好的賞賜全都給李浩,還好他很快冷靜了下來,知道這不可能,群臣肯定會反對,於是李世民召集群臣,將此戰大勝的消息公布出來,群臣也是驚喜不甚,如此劣勢的情況下,僅僅數日便大獲全勝,這簡直不敢想象,而且這次他們又生擒了一個敵軍如帥丹增江措,這可是大唐第二次生擒吐蕃如帥了,李世民已經在想,這次鬆讚幹布準備花多少錢來贖人呢,嗯,這次必須坐地起價,好好宰他一筆,不再鬆讚幹布身上多割點肉都對不起大唐所吃的虧,至於吐蕃吃了多大的虧,跟我大唐有半毛錢關係。

接下來就是和群臣商量怎麼報仇了,這群外族居然合夥來侵犯大唐,是可忍孰不可忍,李世民的脾氣可是很大的,他提議,趁李浩、蘇定方還有薛仁貴的數萬大軍還在大漠,直接讓他們一個個地報複,將阿耆尼、龜茲、吐穀渾還有西突厥一並解決了,至於薛延陀和回紇,距離有點遠,從長計議,群臣立刻議論紛紛,許多人表示不妥。

對於群臣的反對,李世民很不開心,畢竟這不符合天可汗的性格,有仇就是要報嘛,忍個屁啊。

但群臣說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馬上要入冬了,大漠那邊冬日寒冷,不宜用兵,而且國庫儲備糧食不多了,大唐這邊也必須多儲備點糧食,以防再出現天災什麼的,李世民想想也覺得他們說的有理,今年雖然已經將貞觀水稻推廣出去了,但有一些地方陽奉陰違,對於新來的稻種一時間不肯接受,所以今年大唐的糧食收成進步不算大,想要讓貞觀水稻徹底在全國普及,可能還要再等兩三年。

李世民又想了一天,製定了一個新的計劃,那就是統一西域,在安西都護府之北置北庭都護府,這樣有利於西域穩定,也便於防守外族,想要置北庭都護府,首先就是讓蘇定方他們帶兵討伐阿耆尼、龜茲還有西突厥。

不過西突厥地域廣袤,短時間內不可能打得下,所以隻要將他們可汗浮圖城攻下來,然後向西拓疆數百裏即可。

群臣聽後覺得這個計劃似乎可行,最後開始計算糧草,計劃糧草隻有兩萬石,足夠大軍兩月之用,李世民當即便下聖旨,讓蘇定方、李浩還有薛仁貴三人帶兵滅了阿耆尼和龜茲,同時攻下西突厥的可汗浮圖城,向西拓僵五百裏,得勝之後,無需聖命,即刻返朝。

蘇定方接到李世民聖旨的時候,一陣皺眉,派人邀請李浩和薛仁貴一起商議出兵計劃,眼下天氣已經轉冷,還有二十天估計就要入冬了,而且朝廷給他們的糧草不多,目前還在運來的路上,等到糧草到達,隻怕已經是三九臘月了。

對於西州和庭州這邊的冬天,李浩可是深刻體驗過的,那是真的滴水成冰啊,無法打仗,然而升命不可違,李浩最後提議,三人分頭出擊,二十天內火速出擊,速戰速決,而且盡量少帶兵馬,節約糧草。隨後抽簽決定,蘇定方帶兵一萬攻打阿耆尼,薛仁貴帶兵一萬攻打龜茲,李浩帶兵一萬攻打可汗浮圖城。

蘇定方和薛仁貴都同意了李浩的提議,三人分頭行動,李浩帶兵一萬,火速趕往可汗浮圖城。

可汗浮圖城建於沙漠之中,雖然城池不高,也無護城河,但裏麵屯守著兩萬西突厥精兵,可以說是一塊硬骨頭,遠比滅阿耆尼和龜茲難度要大,想要短時間內拿下,非兩倍以上的兵力不可,然而李浩隻帶了一萬兵馬,這個難度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