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到底是一國丞相,震驚了片刻後立即便恢複冷靜,蹙眉想了想,道:“照你這般說,要殺這李浩確實不難,難就難在該如何善後。”
“善後之事也不難。”賀石自信滿滿道,“隻要咱們禍水東引,將此事嫁禍給吐蕃,想來大唐也不會怪罪我們了。”
“不對。”嵇同光忽然搖頭道,“咱們為何要殺李浩?為了不讓他知道我們要拒絕稱臣納貢的事?這事反正也瞞不住,隻要我們明年不再進貢,唐皇自然會知道的。”
宣王忽然道:“這你就不懂了,倘若我們隻是停止進貢,唐皇不會深究的,但若讓陛下親口告訴李浩,拒絕稱臣大唐,李浩定然大怒,回去之後必會鼓動唐皇舉兵來犯,聽聞李浩極得唐皇信任,年僅二十便已封侯,他若煽風點火,唐皇必不會善罷甘休。”
“正是如此。”賀石點頭道,“這李浩絕非善與之輩,倘若陛下激怒了他,咱們吐穀渾就危險了,最好能將他除掉。”
宣王若有所思道:“唐皇如此器重李浩,倘若除掉李浩,唐皇必然大怒,你所說的嫁禍吐蕃的方法,是否可行?”
“自然可行。”賀石忽然得意道,“正好我前段時間花重金請了一個吐蕃高手,叫做鬆加米瑪,武藝十分了得,一人可戰我原本府上的三位高手,我們隻要派出他們去刺殺李浩,並留下些許證據,證明是吐蕃人殺死了李浩,那就可以了,畢竟李浩兩次破壞吐蕃大事,想必吐蕃對他十分憎恨吧。”
宣王聞言拈須想了許久,緩緩問道:“若是鬆加米瑪失手被擒,會不會供出你來?”
賀石道:“放心,他的家小都已在我掌控中,即便他失手被擒,也不敢胡言亂語的。”
“那就好。”宣王點頭道,“留證據時記得千萬不要留得太過刻意,否則隻會弄巧成拙。”
賀石問:“丞相認為應該留下點什麼樣的證據?”
宣王道:“殺人所用的兵刃,可用吐蕃人最擅長的彎刀,殺了李浩後,可將一塊吐蕃佩飾塞進李浩手中,這樣看起來就像李浩臨死前悄悄從殺手身上拽走的,如此一來,便可完全嫁禍給吐蕃了。”
一直在旁默不作聲的樓正南皺眉道:“丞相,你不會真的打算要如此做吧,此法太過冒險了。”
宣王忽然雙眉一軒,目露精光道:“其實,我也是剛剛發現,此法還有一個奇妙之處。”
其他人聞言紛紛疑惑問:“哦?有何奇妙之處?”
宣王神采飛揚道:“咱們吐穀渾國力羸弱,而且還夾在吐蕃和大唐這兩大強國之間,一隻在苟延殘喘,倘若大唐和吐蕃能夠開戰,相互傾軋,便無暇再顧及我們,正好給我們吐穀渾一個喘息之機,他們打得越慘烈,國力消耗的越嚴重,對我吐穀渾來說便越好。”
眾人聞言均都雙眼發亮,嵇同光激動道:“丞相果然是國之柱石,經你這麼一說,原來這竟是個一石三鳥的妙計!”
宣王哈哈一笑,暢快道:“這妙計還是賀將軍想出來的,賀將軍倒是難得智慧一次呀。”
賀石聞言得意笑道:“既然如此,咱們分頭行動,你們趕緊聯絡其他大臣,商定明日諫議陛下出城迎接公主,我便開始安排鬆加米瑪準備刺殺李浩。”
“對,事不宜遲。”宣王也有點興奮,道,“大家各司其職,這一次,定要讓吐蕃和大唐亂起來!”
隔日一早,吐穀渾群臣上書諾曷缽,請求諾曷缽親自出城迎接大唐公主,這一次,宣王的政敵也破天荒地跟他意見相投,一起規勸諾曷缽親自迎接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