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章:聖旨到(2 / 2)

白麵太監讀得很有節奏,但李浩聽得有點犯困,這聖旨的廢話太多了,一開頭就說這場瘟疫是天降災禍,跟他李世民無關,天大地大,甩鍋最大,李世民現在最怕背鍋了,再背下去,他都成背鍋俠了,然後就說自己怎麼怎麼愛民如子,看到百姓受苦,自己怎麼怎麼痛心,各種賺眼淚的詞全都不要臉地拋了出來,接著才進入正題,說一個少年英傑李浩橫空而出,各種英明神武,力鬥瘟疫,英雄形象異常高大,李浩幾乎不敢確定那寫的是自己。

李浩聽著聖旨,忽然感覺臉紅,太羞恥了,李世民怎麼可以這麼不要臉呢?他仔細一想,其實也沒啥,李世民在皇帝裏麵算是最要臉的了,至少人家是千古一帝,創造了中華民族曆史上最強大的帝國,然而卻沒去封過禪,可見他還是很要臉的。不像後世明朝的開國皇帝,當過和尚,做過乞丐,一朝得勢坐上皇帝寶座後,渾身上下連毛孔裏都透出暴發戶的氣息,聖旨開頭居然敢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李浩讀過《明朝那些事》,對老朱這個人的看法還是比較多的,老朱這個人有優點也有缺點吧,畢竟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老朱算得上是民族英雄,因為他驅除韃虜,這是不爭的事實,單憑這一點,就得為他鼓掌。

聖旨讀到最後,李浩聽到一句“著李浩長安麵聖,金殿聽封”,他頓時愣住,李世民這是要見他了,真快啊,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要見到傳說中的天可汗了,內心各種小激動。

白麵太監終於念完聖旨了,李浩他們還愣在那裏,太監對此似乎司空見慣了,認為第一次接聖旨的人就該這樣,然而他不知道,李浩是在哪裏傻樂,為啥樂,倒不是因為能見到李世民,而是因為封賞,李世民這次讓他上殿聽封,一般來講,能上殿聽候封賞的,那賞賜絕對不會少,一想到自己很有可能領到金山銀山一樣的獎金,李浩忽然就待機了。

“李浩,起來接聖旨吧。”白臉太監細著聲音說,李浩一臉傻笑地躬身站在那裏,絲毫沒有反應。

太監愣了愣,提高聲音:“李浩,快接聖旨!”

李浩繼續傻笑,眼睛都快變成銅錢形狀了,一旁的王元泰可急壞了,偷偷伸手掐了他一下。

李浩痛叫:“啊喲,誰他娘掐我!”

太監頓時黑下了臉:“李浩,快過來接聖旨!”

“啊?哦!”李浩趕忙上前接了聖旨,順便朝太監道謝,“多謝公公。”

那太監拿眼皮夾了一下他,不鹹不淡地嗯了一聲。

王元泰見狀趕忙上前,掏出三隻小銀鋌塞進太監手心,笑嗬嗬地說:“李公公一路辛苦了,我兄弟年幼不懂事,公公萬請包涵。”

太監看了看手裏的銀鋌,每個足有五兩,臉上瞬間由陰轉晴,笑著道:“哪裏哪裏,李浩年紀輕輕便能以布衣身份蒙陛下召見,必定前程似錦,咱家隻是個跑腿送信的,又怎敢言苦。”

王元泰趕忙拱手:“公公言重了,言重了。”

李浩望著王元泰諂媚的樣兒,心中暗忖:“王元泰這小子不簡單啊,看起來老實巴交的,沒想到逢迎拍馬玩的這麼溜。”

就在他分神的這會兒,太監吩咐道:“李浩,你著手準備準備,明日一早隨咱家去長安麵聖。”

李浩頷首領命:“是。”

太監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身走出院子,帶著一眾人離開。

一想到將要去長安,李浩很想回道觀跟師父說一聲,可現在村裏戒嚴還未解除,根本出不去,隻能打消這個念頭。

胡老漢一家聽說李浩要去長安見皇帝,那個開心啊,對李浩照顧得更加貼切,幾乎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柳氏還特地將為胡老漢新縫的衣服拿出來給李浩換上,去見皇帝,怎麼也得穿好點吧。

可李浩穿上新衣後,感覺還不如自己的道袍帥呢,土得要死,簡直就是個莊稼漢,本來嘛,這就是莊稼漢的衣服。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來傳李浩,李浩正好才吃過早飯,簡單收拾了一下行囊,牽上驢蛋就跟著來人走了,一直到村口,隻見村口金水橋前停著一輛華貴馬車,馬車前後簇擁著五十騎衛,每個騎衛都身著甲胄,手持長兵,腰挎唐刀,麵無表情地列隊等待,三十多騎兵在那裏,愣是沒發出一點聲響,動都不動,連馬兒都好像成了雕塑一樣,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訓練出來的,李浩看得不禁駭然,暗歎大唐騎兵果然名不虛傳,難怪大唐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李浩到了馬車前,白麵太監向前邁了兩步,象征性地迎了一下李浩,然後攤手指著馬車,道:“李浩,咱家這次可沾了你的光了,平素咱家外出宣旨,都是騎馬的,這次陛下恐怕你不會騎馬,特地允許咱家驅車來接你,這是你的莫大榮恩啊。”

“不就坐個馬車嘛,這還叨叨。”李浩心中不忿暗忖,然而表麵工夫要做好,隻見他忽然滿麵肅然之色,一秒入戲,朝著長安方向長身一揖,感恩戴德狀高呼,“陛下恩寵,浩銘記於心,縱粉身碎骨也難報皇恩浩蕩之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