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地說,是兩位公主競相放縱自己的家奴,把人搶回來當奴婢和仆役。
看誰搶的人數多,質量好,看誰搶的模樣俊,塊頭大!
有一個叫袁從之的侍禦史實在看不過眼,就秉公執法,將公主那些為虎作倀的家奴逮捕治罪。兩個公主立刻向父皇告狀。中宗李顯趕緊下達手諭,命袁從之放人。袁從之上疏說:“陛下放縱公主的家奴擄掠良家子女,如何治理天下?”
可是在中宗李顯看來,能讓兩個寶貝女兒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幾個百姓的子女又算得了什麼?真是小題大做!
最後,李顯還是堅持讓袁從之釋放了公主的家奴。
就在“豪宅大賽”和“搶人比賽”如火如荼地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安樂公主就覺得不過癮了,因為這樣很難分出勝負。最後安樂公主靈機一動,就去找父皇李顯,開口就要父皇把長安城內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昆明池”賜給她。
李顯頓時嚇了一跳。
這昆明池可不是一般的小池塘,它是大有來曆的。
據班固在《漢書》中記載,西漢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漢武帝“廣開上林……穿昆明池象滇河”。亦即仿造昆明的滇池,在上林苑開鑿了方圓數十裏的昆明池。漢武帝之所以開鑿這個人工湖,並非出於娛樂目的,而是出於軍事用途。如《史記·平準書》記載:“越欲與漢用船戰逐,乃大修昆明池,列觀環之。治樓船,高十餘丈,旗幟加其上,甚壯。”這就是說,當時南越(今越南)欲與漢軍在海上進行船戰,漢武帝為了訓練士兵的水上作戰能力,便修建了昆明池,讓士兵在此用樓船演習水戰。隻是到了後來,昆明池不再專門用於軍事訓練,而是逐漸具有了旅遊、養魚、蓄洪等多種功能。
到了唐朝中宗年間,昆明池不但成了曆史悠久的人文古跡和風景名勝,而且還是附近許多百姓打漁捕蝦賴以維生的地方。如果把它賜給安樂公主,成了她的私人領地,不僅長安官民失去了一處踏青休閑的遊覽勝地,而且斷了附近百姓的生計。中宗李顯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拒絕了這個要求。
安樂公主大為懊惱,一怒之下,竟然強占了長安城南方圓四十九裏的民田,然後仿照昆明池,開鑿了一個比它更大的池子,取名“定昆池”(顧名思義,就是要壓過昆明池一頭的意思)。池子鑿好後,安樂公主又命人仿造華山形狀,在池中央修築了一座巨大的假山,並引水到山巔,使其形成一道瀑布飛瀉而下,遠遠望去,狀若銀河;同時又在山上修路、築亭、造橋,“飛閣步簷,斜橋磴道,衣以錦繡,畫以丹青,飾以金銀,瑩以珠玉……窮天下之壯麗”。(《朝野僉載》卷三)
比之昆明池,定昆池果然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所以當即引來了無數百姓的讚歎,也吸引了許多達官貴人既羨且妒的目光。
這一切,無不讓安樂公主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麵對煙波浩渺,窮極壯麗的定昆池,長寧公主也隻能甘拜下風,自愧弗如。
然而,安樂公主的炫富行動並未就此終止。
很快,她又作出了一個令世人瞠目結舌的舉動,挖空心思地打造了一條史上最貴的裙子——百鳥羽毛裙。
據史書記載,這條裙子價值一億錢!之所以如此昂貴,一是製作材料非常特殊,二是人工成本出奇高昂。
為了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安樂公主命人專程到各地捕殺各種珍禽異鳥,采集它們身上的羽毛,然後精心挑選出其中最驚豔、最綺麗的一小部分,命能工巧匠用手工編織在裙子上。這樣做成的裙子,據說“正視旁視,日中影中,各為一色”(《資治通鑒》卷二○九)。意思是說,從正麵看,從側麵看,在陽光下看,在陰影中看,這條價值連城的裙子就會煥發出四種不同的色彩。如果再仔細看,會發現上麵繡的花鳥蟲魚、飛禽走獸的圖案都極端小巧,隻有米粒大小,而且活靈活現,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