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茶樓聽書(1 / 1)

【每一種花都有自己的花季正如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所愛,這個道理長久以來,亙古不變。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想過這麼一個問題:如果有一種花錯過了自己的花季卻在不屬於自己的流年裏開出了空前絕後的絢爛又會引發怎樣的故事?】

“聽說了嗎,茶樓裏新來了位說書的,聽說那故事講得可是一絕呢!”

“是嗎,正好今日無事我們也去看看。”

……

“……一時間那是驚雷乍起,紫電橫空……”

兩位姑娘進入茶樓時發現裏麵已經坐了許多人,但是卻很安靜。隻有說書先生的聲音在兩層的茶樓間回響著。二樓的雅間她們坐不起,兩姐妹隻好在一樓的散座裏找了一個稍微靠近戲台子的位置坐下。

“說書的,你這個故事本姑娘聽膩了,換一個!”

兩姐妹正打算管旁邊的人打聽一下今日講得是什麼故事時,卻見二樓一隔間裏一碧衣女子忽然站了起來,朝戲台子上拋了一個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那東西正正地落在了說書先生跟前的桌子上。

說書先生撿起東西一看瞬間臉色就變了,那是一錠金元寶,手一掂約摸著有二十兩重,往嘴裏一咬確認是真的後先生那一張滿是皺紋的臉上瞬間就堆滿了笑容:“嗯,那不知姑娘想聽些什麼,我這天上人間故事,保準姑娘想聽什麼都有。”

“講情愛的也有嗎?”

“有,有,有,那今日就給各位講一樁往事。說起這樁事就不得不提起一種名叫幽蘭的花。”

眾所周知這象征鄢國皇室的圖騰之上繪著一種奇異的植物:其葉細長而卷曲,其花似蘭而嬌柔。這便是幽蘭,據說聞其香有清心凝神之效。

傳聞中這種花紫紅葉,白花而金蕊。隻生在鄢國皇宮禦花園中那四季水溫冰涼的映月池之畔,曾經有人將其移植他處,竟不活。其實說起這件事倒還有一個典故:

據史書記載鄢國皇帝開國之初,國內大興疫病,患病者無數。各路名醫使出渾身解數嚐試了無數方子都是無濟於事。後來還是宮中有位太醫手下的藥童用幽蘭根莖入藥才得以平息疫病。

各大醫族得知此事後紛紛向鄢王提出移植幽蘭的請求,可惜幽蘭離開生長的土地後竟開始慢慢死去,最終竟沒有一人能將其在映月池畔以外的地方種活。

疫病過後或許是是為了表彰此花在治療疫病中的功勞,也或許是感其不離故土的忠貞,鄢國開國王上便傳令全國將此花奉為了鄢國的聖花,並將其樣貌繪進了鄢國王室的圖騰之中。除此之外,每年九月在幽蘭花開之時鄢王都會在映月池畔大辦賞花宴會。後來幽蘭花的賞花宴慢慢地就成了鄢國王宮中的一項傳統。年年如此,可謂熱鬧非凡。

但是大約就在一百多年前這場賞花宴卻史無前例地停辦了一次。那年九月將盡,按照慣例本應是幽蘭花落之際可映月池畔的花卻依舊是含著花苞沒有半點要開的意思。

聖花有異,這一代的鄢王自然心急,可是無論他找來多少又名的花匠兩個多月過去了卻都沒能使得幽蘭開花。這代鄢王頗信鬼神,就在他以為這是上天給他的什麼警告,籌備著打算到寺中向神明請罪之時,幽蘭花卻毫無征兆地一夜之間盡數全開。那空前絕後的盛狀驚呆了無數見過幽蘭開花的宮人。

就在鄢王趕去禦花園的路上,卻突然有宮女傳報說待產的皇後誕下了皇室內第一位嫡公主。

鄢王喜極,以為這聖花幽蘭是為公主而開故而當即下令封這位公主為鄢國聖女,賜號華裳。

“這世上竟然有公主剛出生就得封號的?這位公主是叫什麼名字?”

“此事確然不假,姑娘若是不信可以查證鄢國史書。至於公主的名諱,且聽我繼續往下講。”鄢王得此嫡女後立馬就命人在映月池畔大擺宴席,邀請王親貴族、各大朝臣已及王城中的名門望族前來參加,那可謂是鄢國迄今以來最盛大的一場宴會了。鄢王在宴會上觀有蘭花淩寒而綻,一大片白色就好像一陣輕煙籠罩在映月池畔便以幽蘭花開的盛狀為公主命名為“煙”。

這位公主自出生起便享盡王上與王後的寵愛,從小善良聰慧,更是長得一副傾國傾城的美人之姿,當時世間甚至有:這位公主乃是下凡曆劫的神女,得之可以達嚐所願願的說法。故而公主尚未到婚嫁的年紀,各國慕名前來提親的君王、王子就不計其數。

像她這樣的人本該是一生順暢無憂無慮的,但怎料就算是她這樣含聖花而生的奇女子也難終是逃一個情字,可惜的是她癡心錯付,一朝竟成了他人手中謀權篡位的棋子,最後價值用盡被人送去了強國和親。

而我們的故事便是從這裏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