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感情好,我就愁著這些材料我也是不會買的,那就麻煩二哥了。這買回材料後,還要麻煩二哥找齊了人,盡快將我這房子給修起來。你看軍華也都要看媳婦的了,這也都耽誤不得了。”劉誌成也就順著將要把起房的事情交給他給明說了。
“是耽誤不得了,不過我看軍華是個好的,你家還有阿妹在,肯定能看個好媳婦。”劉誌武也是滿口答應,順道說兩句好聽的話。
這山路不好走,劉阿妹根本是跟不上腳步的,出村那一段還好,雖然也是崎嶇,但是至少走的人多了,這路也顯得大條。可這到了山裏,這路因為不常走,而山裏的野草蕨類在這春天更是猛漲,所以雖然還成路,但也狹窄了很多,劉阿妹就更走不快了。
“來,阿妹,爹背你,以前就沒帶你去鎮上,不熟路。”劉誌成幹脆蹲下來,要背劉阿妹。劉阿妹本來是不願意的,到底心理年齡是二十多歲的人了,還讓人背多不好意思。不過按照她的腳步這麼拖下去,怕是到了鎮上,他們回來也就晚了,所以才順勢答應了。這別說,雖然是被“爹”給背著,但是劉阿妹還真的忍不住一陣臉紅,那種被人背著的幸福感立刻在心裏泛起來。
“阿妹可是有出息的了,以後誌成你可得多帶她出門。”劉誌武說道。
還沒有出山裏,劉阿妹就發現,也許窮的就是他們這山裏的人。她在山腰出的地方往下望去,居然看到一大片平坦的田地,而且不如他們山上,這裏的田地裏這會兒已經是綠苗青青一片了。
“爹,那裏好多田!”劉阿妹驚訝的說道,其實也是想打聽那裏的情況。
“那可是好地,下河村那一片的地都是肥地,從來不缺糧食的,而且那裏種出的稻子可比我們山上的好多了。不過那地大多也都是當官的、有錢人家的,大地主家的,輪不上一般百姓。”劉誌武感歎道。
“還有養魚養桑蠶的,他們織出來的布據說還要送到京城這些地方的。”劉誌成也說到,兩地相距不遠,卻因為一座大山,將兩地分出了貧富之別。
管他是誰家的,至少不缺米糧,以後有錢了一定天天吃白米幹飯!劉阿妹在心裏想到,反正她也想開了,自己就留在這山裏,不過吃穿住行一定得一樣一樣的改善了!
進這鎮裏還不是你想進就進的,不但有官兵的盤查,而且進鎮的人還得交錢,像劉阿妹他們這樣打空手的,也就給三文錢一個人。而那些拉著貨物的人,則需要給更多,但是即使這樣,這鎮口處也是人來人往,十分繁盛的樣子。
劉誌武對於建房的事情也是十分熟悉的,直接將人帶到他常去買材料的那家店主那。那店主也是一聽劉誌成說房子大概怎麼建,打算用些什麼材料,也是立刻就給他算出來數量。這家店也是鎮上的老店,店主倒是不會特意坑人,這樣傳出去了壞名聲,這生意就真的沒法做了。結果一通算下來,這材料錢倒也不貴,畢竟都是圖個實在,而且木料這些就在山上自己取,可是這運費就貴了去了。
這些磚瓦得靠人工一一往山上挑,還有就是靠著騾子或者馬匹馱上山。這裏因為很多山區,也不是平原地帶,所以一直有人養騾子或者馬匹用以馱重物。整個算下來,就這材料和運上山的錢都有四十五兩了,讓劉誌成一陣心痛。不過那邊劉誌武說了,他們做工的錢不多,也就幾兩銀錢,再加上在山上開采些石料,也不過十五兩。
這頭等大事辦完了,也已經是正午時候了,三人隨意的找了一個小攤子吃東西。五文錢一碗的麵條,八文錢一碗混沌,便宜些就是饅頭包子就著茶水吃。劉阿妹再次感歎這古代的吃食就是實惠——大碗啊!他爹疼她,特意的給她要了碗混沌,差不多得有二十個吧,一個個快比上東北大水餃的個兒了。即使是嘴饞得緊的劉阿妹,也是在吞下十個之後,就毫無戰鬥力了,她爹也是不嫌棄,都包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