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劍輝並未多停留,趁著天還早,穿著村長找來的全套粗布衣裳就離開了村子。村長反而有些擔心,讓村子裏的兩個後輩送他出山,隻要出了山就離最近的鎮上不遠了。那個鎮叫做阮壩鎮,倒也是個大鎮,因為阮壩鎮旁就有一條大河,是一條重要的運輸河流,所以這個鎮的貿易往來極其興盛。
臨走的時候,褚劍輝將自己身上所佩戴的飾品都贈留在了村子,其實也不多了,除了那一身破了無數口子的錦衣之外,也就剩頭上的一個玉冠,還有些損壞,腰上配了一個玉環。他讓村長抽空的時候將這些東西拿到鎮上去賣了就是,分一半給劉阿妹家,其它的留給搭救他的幾戶村民,算是感謝。而且還很委婉的告訴了村長若是賣予鎮上的桐錦閣,價格會更加公道。
村長也沒有多推辭,村子裏的情況本就不好,這點東西這青年人興許不看重,但是對他們村子的這幾戶人家來說也是一大筆錢財。更何況其中還有劉阿妹家的,人家看病給藥,救了人,這收診費不算過分的事情吧?而且聽這青年的意思,桐錦閣和他怕是也有淵源,他們無權無勢的,到時候拿到那裏去賣,肯定妥當些。
劉阿妹則是雙眼閃爍大星星,賣了換錢,求白米幹飯!她再也不想吃那些野菜稀飯了,黑乎乎軟巴巴還帶著野菜的澀味,不管是口感還是賣相都讓人毫無食欲啊。再來點豬肉吧,就算是大肥塊她也能毫不猶豫的吃上幾大片了,她終於體會到為什麼古代的肥肉比瘦肉貴多了的原因了!
不過還未待劉阿妹期待的白米幹飯就著肥肉大吃一頓的美好日子的到來,她家門口就差點被人踏破了。原因是上午的時候劉阿妹將人給治好了,而且明明昏迷不醒的人就聞了那個竹筒子裏的東西就醒過來,這些大媳婦小老太婆的就動了心思。本來有個頭疼腦熱,隻要不嚴重的一般村裏人就是忍過去,或者隨便弄點湯水糊弄過去的。常年做莊稼活的人,身體本就要硬朗許多,不過病情若是延續下去,拖垮了身子,那也就離閻王殿不遠了。
這些女人回到家都和當家的男人商量著,帶點什麼東西做禮到劉阿妹家裏來,讓她給家裏的病號瞧瞧。動作最快的是離劉阿妹家不足百米遠的劉三嬸,她家孫子狗蛋兒這開了春就老犯咳嗽,據說這孩子還在娘胎的時候就受了震。不過是家裏的長孫,劉三嬸可是心疼的緊,一家人的日子過得苦哈哈的,但每次到鎮子上去的時候,也會給他買些藥來吃。上次劉三嬸在劉阿妹麵前提起她娘娘家的那個巫醫的時候,也是希望借著劉阿妹的娘那層關係,讓那巫醫給自己孫子看看病。
“阿妹啊,三嬸子家也沒有多的錢,這些錢你收著,還有這隻臘野雞,三嬸子就想請你給我家狗蛋兒看看病。你說你大石頭哥三年來就這麼一個,身子骨也是……”
“沒事,我看看狗蛋吧。”劉阿妹打斷三嬸子的話,其實她能夠重活一回,再加上這雖然有些坑的金手指,劉阿妹還是很感激上天的。這樣讓她有了想要多做些好事,相信真有因果循環了。
劉阿妹細細的詢問了狗蛋的情況,狗蛋倒也是個聽話的孩子,窩在三嬸子懷裏不哭不鬧,偶爾咳嗽兩聲,震得臉都通紅了。三嬸子看著也是心疼,眼睛裏麵都閃出了淚花兒了。劉阿妹初步判斷了下,這孩子應該是先天帶出來的哮喘,不過還好不嚴重,而且這山裏麵的空氣也好,沒有什麼汙染,所以治療起來也快。
最重要的是,這狗蛋不像現代的那些孩子,有了這個病,多數的在小小年紀就用上了腎上腺素這一類的激素治療或者緩解。用了這些激素,再用中藥的治療效果就要打折扣了。
“三嬸子,你放心吧,狗蛋的病能治的,我這就去給他弄藥。”劉阿妹想了一下,狗蛋人還小,藥不能下重了,她想起一副定肺湯。正好需要藥的種類不多,替換一下,她這裏的藥正好合適。
“那啥,阿妹,狗蛋這孩子其它都好,就是吃不下藥,吃進去也都吐出來了。後來那鎮上的老大夫說多加了些什麼草,有些甜味,多加了些進去,才勉強讓狗蛋給吞下去了。不過那老大夫也說那什麼草不能多用的,不然藥就不對了。阿妹你看看能不能弄那個藥不要太快苦了。”三嬸子說道,她其實一直沒有這樣的奢望的,反正就她知道這中藥熬出來的都是黑黃黑黃的湯水,就沒有不苦的。不過早上看到了劉阿妹讓褚劍輝聞了那個竹筒裏的藥,人就醒了,她才問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