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我們結婚吧(1)(2 / 2)

然而,很快因為贏利模式的問題,婚戀網站淡出了媒體以及風投們的視野,較低的會員轉換率使得婚戀網站的日子非常難過。行業在陣痛中摸索,在裂變與整合中前進。直到《非誠勿擾》以及類似的相親真人秀節目火爆,不僅讓國內大型婚戀網站的注冊用戶得到了量的飛躍,收入也大幅度增長。以市場排名前三家的世紀佳緣網、珍愛網、百合網為例,截至2011年1月,世紀佳緣網擁有注冊會員3200多萬,珍愛網和百合網分別擁有2600多萬名會員,三家的會員數量加在一起,囊括了中國近半數的適婚單身男女。

剩男剩女備受關注,男女比例失衡,構成了婚戀網站迎來“第二春”、實現飛躍式發展的社會背景。而互聯網對日常生活更普遍、更大麵積地滲透,使得用戶依托互聯網這個渠道來實現婚戀交友目的成為一件自然的事情,這是促使婚戀網站飛躍式發展的直接原因。作為互聯網應用的諸多領域之一,這種對傳統行業的嫁接正在漸漸完成自己的”變形“.

目前,國內大型婚戀網站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概念形成和服務的導入階段,市場日益成熟,正朝著擴張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整合階段發展。在這個領域,幾乎每家網站都有自己安身立命的競爭法寶,都有自己依據對婚戀網站的理解而形成的運營思路,都在不斷地向上實現信息會聚及交互,向下逐步完成對傳統婚戀服務市場的滲透和改造,對產業鏈進行必要的擴展。

然而,橫亙在婚戀網站麵前的老問題並沒有隨著市場的再度繁榮而得以解決,反而因為激烈的競爭變得更為迫切。如何改變國內用戶免費使用互聯網服務的習慣?如何讓自己的服務實現增值變現?如何通過更為細致的服務吸引用戶、提升品牌?如何確保海量會員數據的安全?如何過濾掉那些信息不真實的用戶?如何在同質化的競爭中塑造自己的品牌?如何用更節省的傳播方式將自己推廣出去,獲得更多的回報?

諸如此類的問題,把婚戀網站推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下一步,往哪裏走?

甜蜜的生意

--當浪漫邂逅超級紅娘

【標簽】盈利模式 服務 鑽石王老五 婚戀獵頭

如果對現有的婚戀網站歸類,不難看出其贏利模式可以分為兩大類:作為一個平台,利用流量獲得網絡廣告收入;另一類則是通過專業的”紅娘“服務獲得收入,這種收入根據服務內容的不同,其表現形式為會員費、會員無線增值費、線下活動費、高級婚戀獵頭費等。

因此,決定一個婚戀網站營業收入水平的關鍵,就在於選擇其服務的用戶以及這些用戶被轉化為付費用戶的比率。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要提高用戶付費的轉化率,最根本的還是要把服務做好,要從用戶的需求出發開發自己的服務產品。而如何了解用戶的需求和如何設計開發自己的服務產品,就成為競爭的關鍵。

業內人士指出,國內婚戀網站有三種主流的運營模式:一是心靈匹配模式,即用戶在注冊前,首先要做100多道專業的心理測試題,通過測驗,明確自己的婚戀屬性,然後再尋找同自己匹配的婚戀交友人群,此類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百合網。二是搜索平台模式,即以免費婚戀交友平台為基礎,推出一係列提高婚戀交友成功率的增值服務,比如世紀佳緣、嫁我網等。三是“搜索+約見”的傳統模式,比如珍愛網的電話紅娘,幫會員進行包裝,代為詢問雙方不方便直接問相親對象的問題並做出反饋。

事實上,在服務用戶方麵,各大婚戀網站都花費了一番心思。除了基礎的展示平台的作用以外,各個婚戀網在定位以及服務的設計上都實現了差異化。據了解,從2010年8月開始,嫁我網開始轉型,基於嫁我網的水平平台提供垂直領域的婚戀服務。這種垂直服務,就是增強服務的專業性,比如針對特定的人群,按他們的財富、興趣愛好、年齡、宗教信仰等進行分類並提供專業服務,進行市場細分。

世紀佳緣網則以搜索平台為基礎,提供婚慶服務,麵對產業鏈進行縱向延伸。目前世紀佳緣網已經與多家線下商家達成了合作。根據規劃,有望通過電子商務將其積累的上千萬注冊用戶導入婚慶市場,實現更大的利基。

珍愛網則從創辦之初就采用了”經紀人“模式,通過“紅娘”做中介,有專人介入服務,幫助完成約會婚戀的過程,從中抽取傭金。珍愛網創辦人李鬆認為,國內的網絡婚戀市場應該進行細分:交友和相親。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但是又被混淆了很久的概念,而從這兩個概念中衍生出來的網絡服務,其服務產品也是有本質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