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錯誤的愛(1 / 3)

黃昏裏,小鎮名叫若曦巷的僻靜小道,一位衣著不整,看起來約有二十一二麵容憔悴的女人正低著頭漫無目地的走著,宛如一具行屍走肉。

細眼一看,發現這女人目光呆滯,灰頭土臉,身上的衣裙更是被不知哪裏來的汙水給浸濕,渾身顫抖不已,這些景象所造成的事情都在不言之中。

此國名為五月帝國,而這座處於邊境的城鎮名叫奕曦城,起名取自百年前某位守護邊疆而戰死沙場的將軍,但在數千年前,這裏其實不是五月的領土,它原本的主人該是一個名叫天荒的帝國。

當然世界的規則就是弱肉強食,物競天擇,人是如此,國家更是如此,五月帝國其實也不叫五月,數千年前稱為四月。

四月諧音死月,帝國皇帝當然不滿意這死氣沉沉的名字,而那時這片領土對於四月來說,是又近又大且還未開發(就是指沒多少人在上麵),再加上那時天荒懦弱無能,懦弱到四月隻需派使者前去說一聲,當時皇帝就戰戰兢兢的將領土主權全權轉交給他。

這個女人所處的地方是邊境附近的奕曦城,其名取自百年前某位守護邊疆而戰死沙場的將軍。

而邊境當然是去不了那什麼聚英殿,再加上這裏路途遙遠,靈氣稀薄,礦產資源也少的可憐,也就沒怎麼發展,以至於連個祭拜開國皇帝,用來象征意義的公共祠堂都沒有。

一是因朝廷還未發展到這裏來,二是所謂的公共祠堂,可能比一些二流帝國的皇宮規模都要大,可話雖如此,這裏的發展也並不是那種窮鄉僻壤的樣子,隻不過是因為非常富饒的地方多了,比較富饒的地方也就顯得貧窮落後了。

三月三,軒轅生。

每年的這一天,五月帝國各地的子孫人民都會來到開國皇帝故裏——聚英殿尋根拜祖;這一天,也是古上巳節,是古人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

每當祭拜開國皇帝的節日來臨,街道附近便會響起朝廷安排的敲鑼打鼓的聲音,各家各戶聽到後也將早已準備好的香煙插上香爐做個樣子,然後是朝廷布置的還有一些民間藝人自發舉行的表演,一是趁節日熱度賺些錢財養家糊口,二是表達對那位開國皇帝的敬意。

那天大街上買賣聲,吆喝聲,討價還價聲連成一片;酒店裏,小二端著酒菜飛快地穿梭著,還不時傳來猜拳聲,談笑聲,杯盞碰撞聲好不熱鬧,就連窩裏蹲的官員居然也願意出來湊湊熱鬧,偶然施舍些錢財給乞丐窮人,討個彩頭,祈求祖先保佑,這種現象可持續一周時間。

可是今天本該人滿為患的街道,在這會兒卻顯得寂靜孤繆,唯有幾家門上被涼風吹起來的喜慶彩帶證明,最近確實是進行過這麼個節日。

原因是前幾天進行的正熱鬧時,不知從哪裏突然冒出幾個沒見過的官兵勒令讓所有人回到家中,不許踏出家門半步,違者當場處死。

當地百姓雖然霎時全都停止了活動,但顯然並不把這當回事,有幾個仗著有地方官員撐腰,便繼續吆喝戲子唱戲,自顧自的吃著酒食。

可當那幾個士兵拔劍將其斬成兩半,隻留下幾個驚恐萬分的元神在那裏不知所措時,所有人才意識到他們並不是在開玩笑,之後本地官員來了也對那幾個士兵畢恭畢敬的,所以礙於朝廷的威視,也沒幾個再敢當那出頭鳥,頓時都一哄而散,跑回家睡覺。

那為何這個女人還敢在外麵走動?因為她有辦法讓別人就發現不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