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瑋將書稿遞到我手上的時候,我連說了兩個“沒想到”,一是沒想到我當時的一句話居然促成了一個專欄,二是這個專欄居然還成了一本書。我跟陳瑋認識快10年了,初識的時候他還是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創新投)的總裁。2008年上半年,有一次我和陳瑋聊天,談到了當時火熱的PE(私募股權基金),我就跟陳瑋提了一句:“你做PE有這麼多感悟,應該把它記錄下來,這樣既能跟大家分享,也是一種曆史記錄。”後來陳瑋就在《新財富》雜誌開了一個PE專欄,寫行業裏麵的一些現象和自己的體會,他把每期雜誌都給我寄一份看。寫一期不難,難的是連續寫了兩年半,共30期。現在這30期專欄文章結集出版,我由衷地感到高興。
中國的PE發展一直和資本市場分不開,股權投資本身就是資本市場發展的組成部分。PE跟資本市場,一個是一級,一個是二級,互相影響,關係密切。資本市場既是PE的出口,也是PE的風向標,引領PE的方向。看看這些年的發展,每次出現推動資本市場發展的改革時,也會極大地推動PE的發展。股票全流通改革,中小板、創業板推出等,莫不如此。而新三板
的改革,相信在未來也會推動PE的發展。目前,我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係已逐步建立,並正在不斷減少,以前製約PE發展的退出問題也不複存在。可以相信,在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完善之後,PE也一定會迎來更快更好的發展。隨著資本市場等相關宏觀環境和政策法規的完善,製約PE發展的因素,以及PE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都在不斷減少。不過,近兩年來,PE日益表現出過熱的跡象。這不僅可以從募資投資的數據中看到,也反映在投資領域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的心態上,值得我們關注和深思。
作為PE行業裏麵比較資深的人士,陳瑋善於結合自己的業務對PE的發展進行思考和總結。這些文章裏麵有許多他自己獨特的觀點,也有許多他做投資的經驗,我想,這對任何一個關心PE發展的人都會有很好的啟發並值得借鑒。
目前,國內PE的發展,實踐遠領先於理論,作為一個舶來品,PE在中國的快速發展值得大家思考,而下一步的規範發展也需要大家更多的討論。希望陳瑋的這本書是一個開端,引發更多觀點的表達,讓更多的人來關心PE,從而讓PE的發展更為穩健和持久。
劉鴻儒
中國資本市場研究會會長
中國證監會首任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