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2 / 3)

他絕望了。

“我為什麼要去緬甸啊?哪怕我留在京師做個郎官,等你打來,我殉國而死,也比現在好啊!”

滾滾淚水從袁黃臉上滑落,他無力的癱坐在了地上。

蕭如薰麵色不改,搖了搖頭。

“不,你要是真的願意殉國而死,就該在沈一貫政變的時候和宋公還有趙公一樣,那才是真正的忠義之士,可惜,那樣的人太少了,隻有寥寥數人,其餘的都是沈一貫幫我篩選出來的識時務者。

識時務的人很好啊,有他們,我就不用擔心沒人可用,儒家講究出仕為官,出的是誰家的仕很重要嗎?我一直都在想,改朝換代改朝換代,隻要人還是華夏之人,朝還是華夏之朝,又有什麼所謂呢?

要說叛逆,要說得位不正,真沒什麼好說的,你家皇帝做不下去了,換我家來做,這有什麼不同,有什麼不可以呢?隻是坐上了皇帝的人不願意罷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然後蕭如薰蹲下了身子,伸手拍了拍袁黃的肩膀:“所以啊,袁黃,你不覺得你很可笑很可憐嗎?你若是真的不想在我的大秦活下去,你若是真的念著大明,你為何不死呢?”

袁黃瞪著眼睛看著蕭如薰。

“大明沒了,現在是大秦天下,你念著大明,就隨大明而去好了,你偏偏還活在大秦,活在隆武年,你說你是大明遺老,說白了,不就是怕死嗎?不就是心不甘情不願又不想死嗎?

自古以來啊,願意為國而死的人,很多都是卑賤之人,因為有地位的人知道啊,死是劃不來的,那些口口聲聲說著要死的人,到最後活得都好好的,他們隻會號召別人去死,自己已經做好了出仕新朝的打算。

忠義隻是自己說著給別人聽,別人也說著給自己聽,到頭來真的到了要死的時候,以身殉國者又有多少?估計在你們這些沒死的人眼裏,看那些人都很奇怪吧?

明明說好了隻是忽悠那些泥腿子那些丘八那些不懂事的人去死,你怎麼也被忽悠過去跟著死了?謊話說了一千遍自己都信了?我知道的,地位越高,財富越多,知識越豐富,就越不願意死。”

蕭如薰站起了身子。

“你天天喊著大明遺老,天天想著造反,怎麼就不動手呢?你倒是動手啊!啊?罵我是叛逆,說我得位不正,說我的大秦是偽朝,你倒是動手造反啊!你怎麼不反呢?在信件裏說你要反,文字造反是嗎?你反給我看看啊!”

袁黃呆坐在地上,渾身發抖,眼神僵直,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所以啊,我最討厭無病呻吟之人,嘴上說的比誰都漂亮,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已經找到後路了,確定自己沒事兒了,所以才敢這樣說,你敢拿你全家的性命來反抗我嗎?

我要殺了袁儼,我要殺了你全家,殺了你所有的親屬,你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嗎?如果你願意,我就在史書上給你留一筆,忠貞之士,寧折不彎,舉家殉國,千古留名,我答應你,你要真的願意,我真的讓史官這樣寫,流傳後世!可你願意嗎?”

蕭如薰瞥了袁黃一眼。

“你不願意,因為你自己比誰都清楚,大明朝回不來了,你也知道我對你心存愧疚,不會殺你,所以你才有恃無恐,但是啊,你知道許攸的故事嗎?我不會殺你,可是,他會。”

蕭如薰伸手指了一下周曜。

袁黃看向了麵無表情的周曜。

“我對你的愧疚是有限度的,我對大明朝的愧疚也是有限度的,如果你覺得這就是我可以容忍你一輩子的理由,你就大錯特錯了,你要知道,我才發現,皇帝做得越久,我就越不在乎以前的事情。”

蕭如薰靠近了袁黃的耳朵,低聲道:“我是真的想殺了袁儼,真的。”

袁黃的身體顫抖得更加厲害了。

蕭如薰站起身子,深吸了一口氣。

“跪著,喊吾皇萬歲,朕就饒了你,饒了袁儼,給你們一條生路,否則,就以謀逆罪論處,你知道謀逆罪是什麼下場吧?不知道的話,周曜,告訴袁總督,謀逆罪的下場是什麼。”

“是!”

周曜麵無表情道:“謀逆罪,三族之內,男子滿門抄斬,女子發落為奴,或入教坊司,或入各地官辦青樓,或發賣於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