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1 / 2)

隆武二年二月十八日。

肥前國鬆浦郡名護屋城,德川家康正在召開新一年度的財政會議和政務會議,回顧過往,展望未來,發布新的一年裏大家需要做的事情和達成的目標。

自從那場驚世之戰已經過去七年了,距離日本被三分也過去七年了,距離德川家康離開自己的家鄉、被強迫分封到西日本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有七年了。

今年,德川家康就要五十七歲了,他已經感覺到身體大不如前,精力也大不如前了。

當年那場戰爭結束之後,他和他的家臣們還有聯盟的大名們被當時威壓日本的明將蕭如薰強行遷徙到了西日本來,在這裏紮根生存,占據了日本國三分之一的土地,另外的三分之二則在豐臣氏的手裏。

原本,他是打算一舉襲破豐臣氏主宰日本,進而和大明議和,把和平帶回日本,但是事與願違,豐臣氏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前田利家和石田三成的支持下,重新站穩了腳跟,就在京都。

京都是日本數百年以來的首都,不僅有強大的政治底蘊,還有大義名分,以及那位雖然沒有實權卻依然被天下人認可的“天皇”。

戰國時代,各地諸侯最大的願望就是“上京”,得到天皇和朝廷的認同,取得征夷大將軍的職位名分,然後開幕府,治理天下,成為實際上的日本主宰,就和當年的豐臣秀吉一樣。

豐臣秀吉雖然死了,但是豐臣氏還在,在豐臣秀次的統領下,豐臣氏在京都重新屹立起來。

前田氏和石田三成顯然都是支持豐臣氏的。

石田三成雖然不討人喜歡,但是前田利家的威望很大,隻要他在,豐臣秀吉的近***與尾張派係就能維持基礎的合作,豐臣氏的殘餘勢力依然比德川家康要大。

更兼德川家康殺死豐臣秀吉的恥辱和仇恨,很多大名即使內部有矛盾,可是對抗德川家康的時候一定會站在一起一致對外,這樣的話,德川家康就將永遠被壓製在西日本動彈不得。

但是這並不是全都是壞事,蕭如薰將略微殘破的西日本封給德川家康並不都是壞事,否則德川家康也不會那樣接受。

西日本的確遭到了戰爭的摧殘,但是這也方便德川家康迅速整理好內政,重新分封,快速穩定人心,建立起有效的統治,與此同時,西日本有傳統意義上比較強大的海上優勢。

豐臣氏殘餘的水上力量被德川家康全部得到,他得以在戰後一年就組織了很多次的海上商船隊南下東南亞地區和大大小小的國家部落做生意,賺取錢財,增加收入,修複殘破的西日本。

比起東日本內部更為嚴重的內部紛爭,西日本內部的紛爭則更小,更有利於對外發展而不是對內消耗。

德川家康維持了最大的領土和最大的利益,得以發展成西日本最大最強的勢力,有絕對的主導能力。

而豐臣秀次則沒有,豐臣氏為了收攏人心,彌補一些大名的損失,不僅沒有得到什麼,還把原先被豐臣秀吉納入手中的領地分封出去了一些,本家實力大為縮減。

可以說,如果沒有前田家和其他一眾大小諸侯的拱衛,德川家康根本不懼怕豐臣秀次,但是為難的就是那群大小諸侯,雖然矛盾重重,可是對待他德川家康卻是一貫的厭惡和反感,無法調和。

當然豐臣氏的勢力也不好過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