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2 / 2)

等天下平定了,為了皇權下鄉,他還要正式把鄉級行政區給恢複,把自唐宋以來逐漸自治化的鄉恢複為國家行政區,縣下轄的行政區劃。

而且鄉以下的村落也要設置專門的村官作為最基礎的官僚,聽從國家政令,總而言之,要讓中央的觸角伸到帝國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戶人家,完全掌握地方。

讓人才一步一步的從最底層的官僚做起,讓一畢業就能做縣官的曆史一去不複返,對科舉製進行改頭換麵的大改革,在地方設立專門學校取代私塾與私人書院,中央選派官員進行管理,把教育權抓在手裏。

接下來,蕭如薰還要對老師這個尊榮的稱謂進行改造,將老師職業化。

讓老師成為單純的老師,專門從事教育,而非行政職位,也不會成為行政官員,行政官員就是行政官員,老師就是教育職位,二者分離,阻止老師向行政官員的轉變,剪除傳統意義上老師的其他社會身份。

考試也將由專門行政官員負責,而非中央選擇大員進行主考,給他培養政治勢力,讓他在以後站穩腳跟,這種通過師生名分增強臣子力量變相削減皇權的製度必須廢除。

如此這般是為了撕破從古至今官場上天然形成的師生裙帶式關係網,避免老師和學生同朝為官形成天然的官員聯盟,進一步阻止朋黨的誕生,讓官員更難結合,更難攜手,更少有同事之外的關係。

徐階——張居正式的典型師生政治聯盟和政治傳承,蕭如薰不想再看到。

大明朝文官的力量太強,中國傳統尊師重道的的意識也太強,而眼下這個時代,老師和學生都極有可能成為官員,甚至是一定成為官員,如此這樣做,也是削弱文官力量的一個手段。

與此同時,軍校的建立也是勢在必行,為了維持軍方的力量,使得重文輕武的情況不會再次發生,軍校的建立就很有必要,和文人一樣,通過學校對軍人進行教育化管理,進行一場針對軍人的革命式變革,取代血統世襲的製度,改變武勳快速衰退導致文官力量獨大的現狀。

而通過這樣的製度,把選拔官員和軍隊軍官的權力掌握在中央甚至是皇帝手裏,增強皇帝對手下官員的控製力,把這種給予恩惠的機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從而達到強幹弱枝的效果。

如此一來,至少在中央層麵,皇權將得到強化,井然有序的官僚製度一旦形成,快速運行也就是十分簡單的事情。

明朝之所以敗給李自成和滿清,並非是所謂的皇權大大增強,相反,就是因為皇權不夠強,曆朝曆代的滅亡也統統有皇權衰微的原因在裏麵。

大明朝擁有極其強大甚至是平推四邊敵手的潛力,而如何將這份潛力轉化為實實在在可以利用的國力,就是蕭如薰要做到的事情,說老實話,如果說大明朝有秦朝一樣的地方掌控力和動員力,五十個努爾哈赤都能給平推了。

說白了,地方掣肘太多,空有強大潛力,卻無法轉化為國力,力氣分散,不能聚到一處使,最後白白便宜了外人。

這種情況,蕭如薰絕對不會讓它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