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如薰從緬甸到北京城來了?
不是說他鎮守緬甸從此就不來北京城了嗎?
這是什麼情況?
他為什麼會突然出現在北京城?而且一點消息都沒有?
難不成是插著翅膀飛過來的不成?!
李如鬆的心裏滿是疑惑。
不隻是李如鬆,石星也愣住了,然後急匆匆的趕往皇宮,李如鬆緊隨其後趕了過去,與此同時,內閣裏麵,三名輔臣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無一不是驚訝莫名,迅速向皇宮趕去。
蕭如薰正在朱翊鈞麵前接受朱翊鈞的親切召見,朱翊鈞走下禦座,走到蕭如薰麵前,親自扶起了蕭如薰,拉著蕭如薰的手,一副淚眼汪汪的樣子。
“自三年前最後一次相見,與愛卿分別已久,朕甚是想念,愛卿在南邊過得可好?”
朱翊鈞一上來不談國事,就和蕭如薰嘮家常,倒也讓蕭如薰覺得心中溫暖。
“蒙陛下關心,臣在緬甸過得尚可,無一日不在關注國事,無一日不在謹守職責,為大明戍守南疆如今南疆安定,小國紛紛北上朝覲大明,更有佛朗機夷俯首稱臣,臣不負陛下所托。”
蕭如薰征討呂宋戰勝的消息之前傳回了朝廷,朝廷得知多了一個藩屬國的消息本來是應該大肆宣揚並且感到高興的,但是正值戰況緊急且戰局不利的情況,所以也未曾多加關注。
倒是朱翊鈞關注了,得知蕭如薰又給自己打了一場勝仗,斬了佛朗機夷兩千餘,土著萬餘,得了一個藩屬國,沒有辜負那十萬兩軍費,不由得十分欣慰。
“天下文臣武將,真正能為朕分憂的人不多,愛卿一直都在為朕,為大明打勝仗,朕一直都記在心裏,這一次,擊退北虜光複河山,還是要靠愛卿才能行啊!李卿到底是年紀大了,朕怕他有個什麼閃失,實在是對不住他。”
蕭如薰連忙謙虛。
“承蒙陛下錯愛,李公乃大明元老宿將,曆經三朝,奮戰不止,實為吾輩楷模,臣不敢妄言。”
朱翊鈞笑著拍了拍蕭如薰的肩膀。
“朕雖足不出皇宮,但是朕知道,他們都有私心,隻有你是真正的為朕分憂,為大明而戰,其餘將軍打仗,無論勝負,都要問朕要錢,隻有你,不僅不浪費朕辛苦積攢下來的內帑,還能給朕打回一筆銀子,隻有你啊!”
朱翊鈞緊緊握著蕭如薰的手,一臉苦哈哈的模樣,看來也是給那些文臣武將坑慘了。
說實話,這一次北方出事,蕭如薰原先是完全不知道的,甚至對朱翊鈞通過錦衣衛的暗線給自己下達北上密令的事情也相當的驚訝。
十二月七日,蕭如薰把整個呂宋島的土著打服了,剛從緬甸調來了三千軍隊和一批武器給養準備南下開拓其他島嶼的時候,朱翊鈞的錦衣衛就乘船抵達了馬尼拉,求見自己,並且送上了朱翊鈞親筆所書的密令。
上麵說,北虜寇邊,十萬鐵騎南下,山西危機,京城告急,要求蕭如薰多少帶一些軍隊火速趕赴京師勤王,如果不方便調集軍隊,自己直接乘船到京師也可以,朱翊鈞要用蕭如薰為帥,驅逐北虜。
蕭如薰頓時震驚,同時也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當下決定取消開拓南方島嶼的計劃,將此計劃暫時凍結,然後就把剛剛抵達呂宋的三千軍隊重新弄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