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這時蕭如薰才深切的明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是分情況的,這種時代,統治者就是不可能完全信任領兵將軍的,軍隊是一切的基礎,掌握軍隊才有話語權。
蕭如薰對明廷是作為將軍,因此厭惡朝廷的指揮,但是作為緬甸之主,他同樣不能安心於讓自己手下的將軍代替他統領軍隊。
蕭如薰規定將軍無事不得離開軍營,高級統兵大將也要和士兵一起住在軍營,公事離開自然有他的手令,私事的話除了最高級的幾名大將之外,其餘的都要一級一級打報告,用以保持將軍和軍隊的紀律性。
於是他隻好用頻繁視察軍隊練兵情況和親自提拔基層軍官的手段來混臉熟,來收買人心,保持自己的曝光度,甚至屢次直接越過統兵主將發令給某一部隊進行特別行動,觀察這些軍隊軍官的反應。
他們的反應還好,基本上讓蕭如薰滿意,不管哪一級的將軍都會聽從他的指令,以他的指令為最優先執行的指令,甚至可以違背高級軍官定下的軍規。
高級軍官也沒有提出不滿,最多隻是在拜見的時候求證,並且詢問蕭如薰是不是可以事先通知他們一下以免造成誤會。
他們好不容易製定的軍規,結果你蕭大將軍一句話就給弄破了,這樣不好。
蕭如薰每次都笑著說好好好,下次一定改,但是之後依然我行我素,後來各級軍官都習慣了,看到蕭如薰身邊的親衛和親筆指令,就直接出動,誰也不請示,統兵大將也習慣了,既然是人家的軍隊,人家也可以直接指揮。
當然戰時肯定不會這樣做,那是取敗之道,宋帝就是沒有想到在和平時代直接指揮軍隊搞演習和親自獎勵,以此來混臉熟收買人心,隻是在戰時指手畫腳,幹預將軍臨陣指揮,那不是自找不痛快嗎?
他就用這種方法維持自己在軍中尤其是在陸軍中的影響力,而水師軍官因為全是他親自提拔出來的,戰後也親自獎勵授田,甚至是親自撮合高級軍官的婚事,所以水師的忠誠度他不擔心。
比如江大海的婚事就是他撮合的,江大海沒爹沒媽,沒人給說婚事,二十五歲了還光棍一條,每日和左右夫人為伍,甚是苦楚。
蕭如薰知道之後,就親自出麵,找到了江大海看中的一戶良善人家的小家碧玉說親,婚禮也是他親自出席主持的,江大海為此感激涕零,要不是他的年齡大於蕭如薰,估計都願意拜幹爹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江大海對他畢恭畢敬,一切行動聽指揮,讓他往東絕不往西,這樣的人才能讓蕭如薰放心給他指揮權。
“大海啊,不用管我,論水戰我是個實打實的外行,這一次就是來混資曆的,你指揮你的,我不幹預你,我就坐在這裏看著你打贏這場仗。”
呂宋島近海處,用千裏鏡能隱隱約約看到不明戰艦的時候,蕭如薰拍了拍江大海的肩膀,坐在了一張椅子上,麵色泰然自若,一言不發。
江大海放下心來,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揮動了令旗。
“擂鼓!升旗!準備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