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1 / 2)

納瑞宣不知道自己是懷揣著一種怎樣的心情去看待這場突如其來的夜襲的,他隻知道當他徹底確認了這場夜襲的時候,心中是何等的僥幸與狂喜,因為他知道,如果在方才,他的一念之間讓他選擇了讓部隊去睡覺而不是繼續堅持,恐怕他和他的民族就沒有明天了。

指望大明為他延續國家和民族?

或許他們可能會為了朝鮮那樣做,那是因為朝鮮王還在,他有充分的理由懷疑,如果他不在了,國家分崩離析了,明軍還會不會替他保護他的國家,是任由其他人將這裏分割占據,還是自己占有,總而言之,他不相信任何外人會像他對待自己的族人那樣對待自己的族人。

大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來這裏對付緬甸的,他比誰都清楚這一點,才不是因為藩屬國的呼喚,若真是因為藩屬國的呼喚,那麼早在幾十年前大明就該出兵相助了,而不是直到現在,所以,藩屬國和宗主國之間的關係也並不是那麼的牢靠。

最牢靠的永遠是手裏的鋼刀和火槍。

柵欄外的荒地上,人影攢動,密密麻麻的人頭看的納瑞宣頭皮發麻,他不知道閔啟德出動了多少人前來偷襲,但是他至少可以確定,如果真的偷襲成功,他會完蛋,他一定會完蛋。

“陛下!看樣子,起碼有上萬人的偷襲部隊,陛下真是神機妙算!這下子,咱們可以好好的收拾一下這群混蛋了!”

一名戰將緊緊握著手裏的刀,絲毫看不出來任何的疲倦之意,臉上滿滿的都是戰意,似乎恨不得馬上就和緬甸人進行激烈的搏殺,一直殺到天荒地老為止,和他一樣的是日本武士千人隊,他們也是相當的興奮,對於他們來說,戰爭不僅相當於金錢,還等於生命,他們想著,如果他們表現出來的價值越高,納瑞宣王就更願意保護他們,給予他們政治庇護。

說白了,他們至今為止依然不是很確信蕭如薰和大明官方會不會動他們,所以寧肯小心謹慎一點也要緊緊圍繞在以納瑞宣王為核心的暹羅軍事政治集團的周邊,成為他們不可或缺的戰鬥力,以此獲得政治庇護,而今天的反夜襲之戰,就是他們爭取功勳的最佳時機。

說起來,麵對麵交鋒的時候,日本浪人兵團可絲毫不畏懼凶悍的緬甸人,反倒是經常有緬甸軍隊被日本浪人兵團一個突擊打得丟盔棄甲,所以暹羅人非常欣賞日本人的近戰格鬥力,暹羅的兵器也受到日本武士刀的很大影響。

他們的單兵戰鬥力都很強,嘉靖年間的真倭也是實打實的戰鬥力超強,所以才有一倭突入五兵莫禦的說法傳出來,也就是一名真倭持刀突擊,五個明兵都無法防禦,但是說起來,那些浪人武士遇到的都是些衛所雜役兵,戰鬥力也就和民兵一個等級,真要能被打敗,東南倭亂也就鬧不起來了,遇上軍紀極為嚴格的戚家軍,個人勇武就被完美的克製了。

你要讓戚家軍一名士兵和一名倭人武士單對單的對著幹,那估計也是打不過的,但是戰場上最不需要的就是個人勇武,需要的是團隊合作和軍陣,兩軍交戰的時候,人數越多,個人勇武的作用就越小,人家軍陣一旦整合起來,幾千隻大長槍明晃晃的朝著你捅過來,你守上麵人家捅你下麵你守下麵人家捅你上麵,一來十幾隻大槍,你一把倭刀有個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