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微訪談(3)(1 / 3)

@綠化網絡Green-net:向@任誌強提問:我們是做沙漠綠化項目的機構,非常期待中國的企業能到沙漠裏來投資沙生植物和治沙產業。目前在沙漠地區植物造紙及風能都是很好的資源,但不知道為什麼一直不見前進?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任誌強:阿拉善SEE基金在當地做了大量類似的工作,你可以聯係SEE秘書處。

@宋力力:向@任誌強提問:我們是一家做木地板的企業。現在房地產中精裝房的占比還很小,未來怎麼推動精裝房的發展?在精裝房的招投標過程中對綠色低碳節能型的建材是不是優先招標?

任誌強:國家目前的稅收政策不鼓勵精裝修。建設部雖然提出了希望更多企業使用精裝修交房的辦法,但就像沒有增值稅減免的發票一樣,精裝修實際上存在多次重複征稅,因此首先應從稅收方麵解決國家精裝修房重複稅收的問題。

@爸爸的小千金:向@任誌強提問:什麼是綠色經濟?

任誌強:綠色經濟是指節約資源、能源、人力、財力,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

@陳韓納蘭:向@任誌強提問:環保電池本身很環保,可製造該電池的過程中造成了更多的浪費與環境汙染。不知我們的企業家乃至國家官員心中對環保的理解是停留在產品本身,還是整個產品鏈?

任誌強:你說得對。我們不僅要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問題,也要解決使用過程中的,更要注重使用過程後回收過程中的問題。但目前我們的政策還沒有完全做到係統化,比如說沒有解決電池回收後的環保問題。

@ICYIFQ:向@任誌強提問:中國企業綠色經濟轉型隻能是空喊口號,根本無法實現吧?

任誌強:隻要大家努力,從我做起,就可能實現。節約每一張紙,節約每一個塑料瓶子,都是在為環保做貢獻。阿拉善SEE已經提出了創綠家活動,就是從居民小區的垃圾分類開始。

@寧唐凱:向@任誌強提問:低碳經濟在中國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真正得普及?

任誌強:目前我們的標準還很低,大約和美國的標準相差1倍以上,和歐洲的標準差得更多。如汽車,我們的排放提到了歐4標準,但我們的節能問題還在歐1的標準上,距發達國家還有很長的時間距離。

@巴玉浩:向@任誌強提問:綠色經濟的未來趨勢會是哪些方向?

任誌強:未來趨勢首先從節能環保開始,節約能源是盡可能提高能源的有效使用率和降低能源的消耗。

@懷念奔奔兒:向@任誌強提問:如何解決節能但不節錢的問題?比如一個太陽能熱水器,多少年才能收回資本?

任誌強:太陽能熱水器要由你用的頻率決定收回資本的時間。目前將太陽能轉換成熱能,是比較簡單的技術,所以回收期也比較短。如果把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就能節約更多能源,但成本會很高。阿拉善SEE已經在當地牧民家中使用太陽能發電、燃燒、供暖,對保護大自然起到了推動作用。

@he小魚-007:向@任誌強提問:綠色經濟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任誌強:綠色經濟可能投入較大,所以產品的支付成本可能較高,因此難以被社會接受。比如節能建築的成本會高於非節能建築,就會導致房價高,但初期投資可以在長期使用中通過節能收回。可是初期的高投入會讓許多人難以承受。

@洋大廚的似水年華:向@任誌強提問:華遠致力於打造“綠色企業,綠色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涉及綠色科技的相關投入,您是如何看待這些新的高科技的投入與收益,以及企業長遠發展之間的關係的?您認為綠色轉型是企業的成本,還是企業的投資?

任誌強:《中國綠色低碳住區減碳量評價研究報告》已經有相應的介紹,可以登錄我的博客了解。

@石頭心心:向@任誌強提問:任總,能否介紹一下華遠在地產開發過程中的一些節能和綠色案例呢?

任誌強:華遠的建築基本上都是按照國家節能標準建設的。我們除了有大量的一星、二星、三星節能建築之外,長沙的項目已經按照美國LED的標準申請金獎。我們也專門做了《中國綠色低碳住區減碳量評價研究報告》,製定了一套相應的標準。

@fishrunner:向@任誌強提問:發展綠色經濟,實現綠色轉型,是曆史賦予當代企業家的使命與責任。您是如何看待企業家的綠色責任的?

任誌強:綠色經濟是指節約資源、能源、人力、財力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任何一個企業家都必須從這樣一個出發點去創造財富,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

@zengs_:向@任誌強提問:華遠的產品多是精裝修交房,這對於能源節省有哪些意義?

任誌強:精裝修可以減少大量的建築垃圾,並且通常在精裝修過程中可以係統地解決節能問題,也可以節約大量的額外經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