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愛因斯坦的大腦
1955年4月18日1時15分,當阿爾貝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醫院的病床上於睡眠中去世時,在他的桌上留著一份未寫完的慶祝以色列獨立日賀詞,其中有一段寫道:“我所追求的隻是用我綿薄的力量,為真理和正義服務,即使冒著觸犯每一個人的風險,也在所不惜。”
愛因斯坦1939年在普林斯頓的確,盡管這個出生於德國符騰堡的猶太人自覺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但是,一種“強烈的社會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使他一貫都能發出支持和平、自由和猶太民族主義的呼聲;當然還有他提出的引發科學和哲學領域掀起一場革命的相對論和萬有引力論,這些都無可辯駁地說明他是人類曆史上的一個巨人,一位最富創造性的知識分子,一位世界少有的天才人物。
愛因斯坦死後,屍體被火化了,但大腦被人偷偷地保存了下來。
有關是否該留存這位偉人的大腦,有幾種不同的看法。多數人認為,愛因斯坦自己在生前也許已經預見到對他一生的評價,因而在他親手寫的一份遺囑中表示自己的願望是死後重歸“神秘之土”,將他的屍體火化,然後把骨灰撒在人們不知道的地方,隻是並沒有強調需“完整火化”。這也就被人認為他是默認在他死後可以讓他的軀體,特別是他那富有創造性的大腦為開發人類的智力提供幫助。愛因斯坦的傳記作者卡爾·西利格(CarlSeelig)甚至肯定地說愛因斯坦是希望他的大腦被用作研究的,因為在去世的前幾個月,愛因斯坦曾寫信給他,表達了他希望把自己的身體捐贈於科學事業的想法,隻是未能留有明確的指令。但他的遺囑執行人奧托·納坦(OttoNathan)卻否定這一說法,認為是否留存大腦得由他兒子作最後決定。最新的看法是卡洛琳·亞伯拉罕在她2002年出版的《占有天才:愛因斯坦大腦不尋常的艱難旅程》(CarolynAbraham:PossessingGenius:TheBizarreOdysseyofEinsteinsBrain)中的解釋:“愛因斯坦不反對研究他的大腦,但不希望將任何研究發現公開。”
總之,不管人們的看法如何,大腦被留了下來已成為無可更改的事實。那是愛因斯坦去世當天早晨負責檢查和解剖他屍體的醫生、普林斯頓醫院的病理學家托馬斯·哈維醫生(ThomasStoltzHarvey,1912—)悄悄收集的。愛因斯坦的家人於第二天讀到《紐約時報》報道他的死訊之後在為死者裝殮時才發現屍體的顱骨已被開啟,大腦已失蹤。不僅如此,連奧托·納坦也不知道出過這種事,盡管屍檢、解剖時他都在場。哈維卻認為他有權這樣做。在家屬向他提出質疑時,哈維就以對在醫院病逝的人都得進行腦部檢查作為搪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