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衝我來】(2 / 3)

原因很簡單,有一個人出麵了,對於民國的‘圍觀黨’來說,王學謙的名字神秘中透著一絲的讓人向往。據說,這個才不到三十歲的家夥,卻擁有著民國最富有的身家。讓人嫉妒的是,銀行家的身份,隻不過是王學謙的幾個身份中的一個。

這家夥還有更加顯赫的身份,外交次長……

這個職位他不稀罕,已經辭職了。

浙江督軍,這就厲害了。對於‘苦逼’的文人,糾結於‘豬隊友’的‘國黨’幫眾來說,絕對是需要仰視的身份。而且浙江督軍不同於其他省份的督軍。雖說浙江的駐軍不多,也就三個師,三萬人的樣子。可浙江擁有四艘最先進的美國驅逐艦的海軍。這就不一樣了,在民國的地方勢力中,擁有海軍的隻有浙江和東三省。薩鎮冰的海軍,名義上屬於中央集權,而非地方政府所有。

可王學謙還有其他的身份,比如說:浙江代省長。

留美博士。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幕後大老板。

民國最大的鐵路公司的老板……

在老百姓眼裏,這家夥是一個無論如何奮鬥,也道大不了的高度。對於督軍們眼裏,這家夥是炫富到讓人發指的美刀玩家,絕對不是和他們在一個層次的對手。

對於‘國黨’來說……隻剩下了羨慕嫉妒恨。

很讓人意外的是,王學謙和‘國黨’的人對上了。而且還不是一般的人,是章太炎。

老師和弟子之間的爭鬥,在民國是非常少見的。當初,章太炎也這麼做過,隻不過換回來的結果是師徒老死不相往來。

可王學謙來了這麼一出,頓時讓好事者認定,這是他們師門的傳統,學生反對老師是天經地義的。這比蔡元培和章太炎之間的立場爭論要精彩的,也要吸引人的多。

而王學謙絕對是挑開了‘國黨’的膿瘡,一開口,就直接指出‘國黨’的軟肋,說‘國黨’的革命是挑撥一部分‘野心勃勃的軍閥’去革命,然後讓全然不知革命為何物的士兵和老百姓當炮灰。等到那些軍閥醒悟過來,這是給別人做嫁衣的時候,當然會將進獻讒言的‘國黨’精英們臉麵無存。

什麼醬油黨。

造反派,專業造反一輩子。

嘴炮黨。

之類的,用詞層出不窮,有些明明是新名詞,可就是第一眼看到這個詞語的人,不用細想,就能體會出詞語中浩瀚的信息量,趣味性和時政性兼備,讓讀者有種茅塞頓開的酸爽。

很快,王學謙的文章就一躍成為眾多報紙的寵兒,將‘國黨’批判的體無完膚。甚至還刁鑽的調侃,一個拿著十幾年摸不不清的政治綱領,揚言要富國強民的政黨,活躍在政治舞台上讓人不覺如同死人複活,‘詐屍’般的詭異。

至於‘三民主義’,汪兆銘是敬如神明一般的存在,卻讓王學謙批判的一文不值。這口氣,他怎麼能忍得下。

可問題是作為當事人的孫大先生卻絲毫不為所動,大有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大將風範。最後,被逼問的緊了,其實是汪兆銘想要用‘三民主義’強大的光環,讓王學謙這等不開眼的家夥見識一下,什麼叫政黨的核心綱領。

最後,孫大先生隻能很委婉的告訴汪兆銘,在幾年前的一個夜晚,他的‘三民主義’已經被王學謙批判的一文不值了,當時的情況很詭異,他想反駁,卻找不到任何一個理由反駁。因為王學謙的問題都是非常尖銳的,比如說民生問題,說到底是土地問題。除非革命的目的是土地國有化,就是從擁有土地的人手中將土地奪走,然後重新分配。

這樣的解決辦法顯然是最好的,但不要忘記了,‘國黨’的支持者,都不是無產階級,而是家產頗豐,城鎮有店鋪,鄉村有良田的地主階級。隻要孫大先生敢說,革命的對象是自己人,轟他下台的人中,恐怕大部分都是自己的支持者和追隨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