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趕場子】(2 / 2)

這些,在王學謙的身上都不需要。

就算是稱呼上的不冷不淡,也能體現他如今的地位,在曾經的大人物麵前,足以不卑不亢,反倒是胡適還不能。

就像是‘先生’一詞,在華夏,有著對於師長的敬稱;也有對才學深厚者的敬仰稱謂;還有就是對授業解惑的聞達者的尊稱,最普通的就是從西方傳來的一種口語化的稱呼。就像是‘博士’,在華夏的意義也有很多種,比如說古代的官職,屬於皇帝的幕僚集團的成員;還有在某個學術領域擁有崇高地位的人;最次的才是學曆證明。

胡適想要說的是,眼下的燕京,或者說是民國,流行對德高望重者,或者才學頗高者用以‘博士’這一稱謂。

王學謙口中的‘先生’,並非對梁啟超的才學德望有所敬仰,更不是像弟子一樣的尊敬老師的尊稱,而是來源於西方的這種口語化的稱謂,內容平淡,甚至沒有親近之感。

胡適的異樣,很快就被王學謙發現了。能夠在王學謙的眼神下,保持心態不發生變化的人還真不多。顯然,胡適不在此之中。

渾身不對勁的感覺身上好像多了幾隻不太受歡迎的蟲子,在他後背上爬似的,胡適嘴角牽動了一下,揶揄道:“子高,我身上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嗎?”

王學謙笑了,笑的很開心。胡適的古板表情,總是給人一種氣定神閑的樣子,但實際上,這家夥的神經最是敏感,也是最容易心虛的,隻要他心虛,他就回語無倫次的,用一堆花團錦簇的話來掩飾他內心的慌亂:“衣服不錯。”

“是嗎?我也這麼覺得,這都是我在紐約的時候做的,那時候還覺得大,穿著過於老氣。今天穿,正好。看的人都說我穿上洋裝,顯得年輕了許多。”胡適自我感覺良好的沾沾自喜道。

王學謙托著下巴,點了點頭,調侃道:“你這是老黃瓜刷綠漆,裝嫩呢?平時的棉布大褂不是穿的挺好的嗎?”

“你以為我想啊!這是國宴,我要是穿的不正式一點,哪裏混的進來?萬一看門的狗眼看人低,要轟人,到時候梁博士臉上也不好看吧?”胡適苦笑著,他不太喜歡穿洋裝,總覺得拘束,沒有大褂來的暢快。

“咯咯……”

一開始坐在林長民身後的林徽因還不敢出頭說話,這樣的場合,林長民能夠帶她能來,就已經很出格了,更不要說開口說話了。所以,林徽因自打進入宴會廳之後,就謹小慎微的不敢多說一句話。

感覺上有些悶,王學謙調侃胡適的話,讓她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胡適耷拉著臉,苦笑道:“子高,你能不損我嗎?”

在同學之間,胡適也是以嘴皮子出名的,但是真要和老馬,馬寅初鬥嘴,他怕挨打。和王學謙鬥嘴,他最是氣短,因為別看王學謙儀表堂堂,這家夥說話損的很,讓他防不勝防。

看看在演講台說話的裏丁伯爵,就能想得到,這家夥一不留神,就給裏丁伯爵挖了一個坑。

公正?

正義?

英國人真要是心懷公正和正義,就該好好的在他們的小島上呆著,而不是把英國的旗幟在世界地圖上胡亂的插。這是一個手裏拿著刀,嘴上卻開口閉口說‘仁義’的強盜。

所以,裏丁伯爵在台上的演講變得為難,甚至不得不放慢了語速,深怕一不留神,在外交場合說錯了的話,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反倒是王學謙卻上下輕鬆的還能有心情和人閑聊。

“子高,時間也差不多了,你看……”

“你說我能拒絕嗎?”

胡適很不給麵子的說道:“不能。”

“那還廢什麼勁,前方帶路!”

林徽因也很好奇,王學謙在學生中演講,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胡適的這個提議,要是換一個政府高官肯定會被拒絕,因為學生,尤其是青年學生,是這個時代最為激進的時代。

在民國,女大學生在國內還是沒有的。

要等郭秉文在秋天國立東南大學招生的時候,才會有首批的女大學生,之後蔡元培從歐洲考察回國之後,也會帶來法國的教育新思潮,允許女學生報考北大。

一群唯恐世界不亂的年輕,精力旺盛到讓自己父母都心驚膽戰的憤青,上千人聚集在一個禮堂裏,結果很可能是因為天上的一句話,台下煉成一鍋粥。

運氣差一點的,那些早有準備的學生,帶上了臭雞蛋,爛菜葉……之類的武器,讓演講者顏麵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