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允之死了。
一杯毒茶穿腸過,七竅流血,死相難看。
那是三月裏的一個午後,她和往常一樣在湧泉宮的內殿打盹,口幹舌燥時拿起高幾上的茶杯灌了一口,沒想到竟一命嗚呼。
死後,神思化作一縷遊魂,叫她窺見了許多不得了的事。
她跟著養子謝胥一路飄蕩到皇宮外的行宮,竟然在那裏看到了他的生母萬霖兒。
原來萬霖兒並沒有因病去世,非但沒有去世,還被養在皇城外的行宮,給皇帝藏得極好。
蘇允之看到謝胥跪在萬霖兒麵前,告訴她蘇貴妃已經死了。
彼時,萬霖兒臉上浮現出了圓滿而輕鬆的笑容:“那女人早該死了,你做得很好。”
原來如此。
她是被謝胥毒殺的,指使他這麼做的就是他的生母萬霖兒,而皇帝,則默認了這一切的發生。
蘇允之剛入宮的時候就聽說過萬霖兒的事。
這萬霖兒與皇帝的情分非同一般,多年前皇帝曾犯了大錯,大勢盡去,一度淪為廢太子,身為宮女的她卻陪伴在側、不離不棄。後來皇帝東山再起,繼承大統,自然對她百般寵愛。
然而太後卻不喜萬霖兒,深宮危冷,萬霖兒沒有家族庇護,身如浮萍,隻有依靠皇帝。而皇帝根基未穩,時常力不從心。
為了護住自己心愛的女人,他安排了萬霖兒的假死,把她送出皇宮金屋藏嬌,然後又挑了蘇允之這個樹大招風的倒黴鬼做寵妃,以掩人耳目。如今他坐穩了江山,自然不用再如此委屈自己,蘇允之這個擋箭牌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這對天家父子,可真是叫蘇允之死後大開眼界。
千般寵愛,萬種柔情,原來隻是一個幌子。
她飄蕩在宮殿上麵,看著皇帝在自己靈前黯然神傷、甚至吐血暈厥,心裏隻覺得不堪和淒涼。
成為遊魂以後,她經常聽到灑掃的小太監對著自己的靈位感慨:“紅顏薄命真不是隨便說說的,蘇貴妃這樣的女人,果然不能長命。”
有趣的是,生前她是一代妖妃,臭名昭著,被視作謝氏江山的禍患,死後卻得了幾分清名,成了盛京的一縷綺夢,街頭巷尾到處都是皇帝和她的美談。
蘇允之那時不禁想,也許正是“薄命”二字為紅顏增添了幾分淒迷之美,反倒令人生出無限遐想。
她死後的第三個月,有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出現在了她的靈位前,這個人就是名列她生前不喜之人前三甲的平陽侯李韜。
蘇允之討厭李韜,第一次見麵就討厭上了。她十歲那年跟著母親去侯府做客,當時剛好在換牙,上邊的牙缺了個口,李韜一看到她就咧嘴笑了出來。若隻是笑也就罷了,可他那個樣子,一看就是想忍卻沒忍住,就好像她看起來很可笑一樣。
蘇允之那時候真想衝上去把他那一口明晃晃的好牙都敲碎。
後來她入宮成了妃嬪,李韜還是要惹她。皇帝請他教謝胥騎術和箭術,他每天都要狠罰謝胥。她實在忍不住,擺出貴妃派頭,找人去警告他,他卻變本加厲,全把她的話當耳旁風。
最可恨是有一回,她母親動了心思,想給親戚家的表妹和李韜說親,因太後是李韜的姑母,就想讓她幫忙去太後那兒說兩句話。沒想到,此事竟引得李韜發了好大一場火,他還特意叫人傳信給她,要她不要多管閑事,有這個閑心不如多操心操心自己。
不提還好,一旦回想起來,蘇允之就氣得眼睛直跳,恨不得一把鬼火燒了對麵那個人。
不過,說來奇怪,李韜對著她的靈位,沒有像過去一般睜著眼睛無禮地笑,也沒有幸災樂禍。
隻眼睛猩紅地盯著著她的牌位看,麵無表情。
這個時候蘇允之才發現他變了很多,雖然還是那副眉眼,卻因為年歲的沉澱比以前持重許多,顯得更加俊朗。
然而他還是和過去一樣膽大包天,竟然在這樣的地方,伸出手用指腹摩挲了一下她牌位上麵的名字。
李韜走後,不過數日,蘇允之的魂魄就散了。
八月末,暑氣熏蒸,烈日炎炎。寄居在平陽侯府的表小姐應懷玉終於熬過了一場大病,睜開了眼睛。
本來茯苓院裏的幾個丫鬟看應懷玉遲遲不醒,以為她是要死了,乍一見她睜開眼睛,既驚又喜,登時亂做了一團。
“小姐,您可醒了,可把奴婢們嚇壞了,您要是出了什麼事,奴婢幾個也活不成了!”
兩個丫鬟圍在床前泣不成聲,她們二人一個叫紫雲,一個叫羽扇,都是應懷玉從應家帶來的丫鬟,自幼便與她一同,感情親厚,比尋常小姐丫鬟更甚。
這位表小姐是李老夫人的外孫女,因家道中落投靠侯府。她自幼體弱多病,又生得惹人憐愛,很得老夫人疼惜。可惜到了侯府沒過多久,李老夫人撒手病逝,此後應懷玉在府內便失去了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