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冒雪回樂壽堂的路上問顧氏:“奶娘見過承祜阿哥嗎?”

康熙從未在他麵前提起過承祜,自他克服小嬰兒的特質而能記事後起,也從未有任何人在他麵前提起過這位早殤的哥哥。康熙倒是常常在他麵前念叨赫舍裏氏,卻從未說過承祜,胤礽每每看見康熙眼中的傷心,他都在想,大概對於愛子的早殤,康熙是不願提起的,怕一提起,就會傷心。

對這位早殤嫡長子的情況,還是基於他在現代時看過的一些書籍裏得知的。他大學時雖主修英文,但因為興趣廣泛性喜讀書,對書籍的種類涉獵甚廣,這些關乎清代曆史的文獻和野史也是讀過一些的。

承祜在胤礽出生前二年就因患小兒驚風殤逝,據說是聰穎伶俐,乖巧懂事,闔宮上下都很喜歡他,但他去世的時候,康熙卻因奉孝莊在外休養不在京城,連承祜的最後一麵都沒有見到,經此喪子之痛,康熙還怕因此驚擾了孝莊,竟是哭都不曾哭一聲,每日去給孝莊請安時,還是笑語如常。

承祜入殮喪儀之事,康熙也是麵諭口授相關人員,並未回京城處理,更不要說回京安慰同樣經曆喪子之痛的赫舍裏皇後了。

當時他就在想,康熙對嫡長子殤逝的悲痛之情能克製到如此境地,依此便可見康熙之為人,真真是帝王家的薄情了。

“回太子爺,奴婢那會兒還在家裏,不曾見過承祜阿哥。”

顧氏小心翼翼的給胤礽撐傘,不讓雪珠落在胤礽身上,承祜阿哥出生時,她還未進宮,自然是見不到的,若非被選進來做太子爺的奶娘,以她的身份,這輩子也別想踏進紫禁城來,“奴婢聽說承祜阿哥很得人心,宮裏人人都誇讚阿哥聰明,而且阿哥長得也很好,隻可惜去得太早了些。太子爺要是想知道承祜阿哥的事兒,不如去問問太後娘娘,她必定是知道的。”

顧氏那會兒還沒進宮,不好信口胡說,又想著宮裏知道承祜阿哥事情的人其實很多,但多半都是不好開口相問的,顧氏以為胤礽對自己的哥哥很是好奇,便在心裏斟酌了一下,然後推薦了仁憲太後,比起太皇太後皇上和榮嬪惠嬪這些人,問仁憲太後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顧氏話音剛落,胤礽就踩到了雪窩子裏,他穿得極多,一下子重心不穩,腳一崴眼看著就要撲到雪水裏去了,若非顧氏眼明手快的將他抱住,他必定會摔倒。

“雪又大了些,這路又不好走,不如奴婢抱著太子爺回樂壽堂去?”

顧氏後怕不已,忙檢查胤礽身上有沒有哪裏摔傷了,倘或她照顧不周讓胤礽傷了,不說這差事沒了,隻怕一家人都會被她所牽累。她這時倒是有些後悔聽了胤礽的話,是該叫兩個太監跟著來的,隻她一人,又要抱胤礽又要撐傘的,隻怕也難。

“別了,你若走不好,咱們兩個不是一起摔了嗎?”

幸而顧氏反應夠快,他也沒有傷到哪裏,否決了顧氏的話後,胤礽才又道,“先不回樂壽堂,先去一個地方看看。”

“啊?”顧氏納悶,還不回樂壽堂?這麼大雪,太子爺還要去哪裏啊?

胤礽帶著顧氏穿越了太和殿前的大廣場,才來到了位於紫禁城西側的上駟院內,顧氏不解的問道:“太子爺來這裏做什麼?這大雪的天氣,又是晚上了,怎麼能跑馬?”

胤礽微微一笑,徑直向一處屋宇走去:“我不跑馬,我是來解決問題的。”

方才在慈寧宮暖閣外偷聽到孝莊的那些話,讓胤礽心中起了波瀾,他這一路都在想孝莊的話,他覺得孝莊的話說的很有道理,康熙這樣做確實沒有顧忌到仁憲太後的心情,他若就這樣回去,必定看見仁憲太後傷心的樣子,為今之計,也確實隻有他想個法子才能讓仁憲太後不那麼的傷心。

他又不能大喇喇的去跟康熙說他不搬了,那是激化矛盾,不是解決問題,所以他想來想去,就來了這裏。

胤礽是頭回來上駟院,可他卻對上駟院這個名字太熟悉了,曆史上那個倒黴的太子被廢之後,就是在這裏被圈禁的,看守他的是大阿哥胤禵和四阿哥胤禛,這樣的圈禁對曾經的太子是莫大的恥辱啊……

“奴才劉全,給太子爺請安,太子爺吉祥!”

上駟院裏管事兒的給胤礽請安的聲音拉回了胤礽的思緒,劉全心潮澎湃,激動不已,身份尊貴的太子爺來了,他心裏就想著要好好的伺候太子,於是堆著笑上趕著來巴結,“太子爺是想跑馬?奴才去給太子爺選一匹好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