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懂得有時把責任推卸給對方,盡在自己身上找矛盾的根源,那麼很容易想不開,走進一個死胡同。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為什麼那些打壓了別人的小三兒,能把日子過好?還能那麼理直氣壯。她就敢來找你的碴挑你的刺,逼迫你把丈夫讓給她?
因為她不覺得自己錯。她覺得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是正義的化身,而你才是阻攔人家幸福的第三者。所以,憑什麼你不覺得自己什麼都對,錯的是那個男人。有時候在感情之中,實在是沒有對錯之分。沒有碰到狐狸精的,是幸運,碰到狐狸精的,是劫數。有時,有一點宿命的想法也沒錯。
如果你真的已經在婚姻中盡力,問心無愧,而他要出軌,要移情別戀,要和你離婚。那麼,就不要再挑自己的錯,不要在這段錯誤中毀滅自己的能量,而讓他們看了笑話。
不僅是普通人會遇到情變,名人也一樣。曾經在台灣演藝界,有個著名的“鐵三角”,張毅、蕭颯、楊惠珊。蕭颯和張毅本是夫妻,蕭颯十七歲便獲得“文學天才少女”的榮譽稱號,極具文學才能,她寫的故事經常被改編為劇本。張毅和楊惠珊分別是導演和女主角。但楊惠珊介入了他們的婚姻,使得這段美滿婚姻告吹。最後,張毅離婚,娶了楊惠珊。
這打擊對蕭颯極大,自此她鮮有作品問世,仿佛在這世間逐漸慢慢消失,再沒有人記起她的名字。而楊惠珊開始學習製作琉璃,成為著名的琉璃藝術家,創辦琉璃工房,慢慢做出成就,她的作品先後在世界上十多個國家展出,在國際藝術界引起很大的反響。在日本奈良最著名的佛寺,有她的一件琉璃藥師佛作品供奉其中。
報紙上全是對她成功的極大報道,再也沒有人記得她曾是那麼不光彩的小三。蕭颯在報紙上曾經滿懷恨意地寫過一篇叫做《給前夫的一封信》,將楊惠珊不光彩的種種全都揭露。曾經全台灣人都知道她的過往,但如今,沒人再提起。
其實楊惠珊當時的處境也很艱難,她為此不得不放棄再演電影,轉做琉璃事業。但她內心比蕭颯堅強,她不會因為一件錯事就懲罰自己一輩子。並且,她做小三,被人罵已經不是第一次。
你可以說她厚臉皮,但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氣和堅強。活在世上真的很難,大多數人都需要一些勇氣,一些阿Q精神,不得不給自己減負。
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讓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有些錯誤真的不在於你。感情這回事,有時候不能追根究底,問為什麼?從哪時起,這個人不愛你了,又為什麼不愛你了。這些全是無解的問題。那個人自己也未必能夠清楚地知道。但他一定知道,他不愛,就是不愛。如果他態度堅決,你又並無過錯,那隻是感情的緣分到了,並不一定是因為你做錯什麼。
那些不太計較別人看法的人,不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的人,往往都活得比較輕鬆。
還有《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的例子,她其實婚姻也遭遇過不幸。1992年,羅琳與喬治?阿朗特斯結婚,她一心想做個幸福的小女人,沒想到婚後卻遭遇了殘酷的家庭暴力,有一次丈夫甚至將其趕出家門。羅琳沒有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遷就丈夫的無理,在獲得女兒傑西卡的監護權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與喬治分手。一個女人單獨帶著女兒過,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羅琳選擇了寫作。租不起房子,她就在妹夫作為出資人之一的咖啡館裏寫。1997年,她的第一本書由布魯斯百利出版社出版,初版隻印了區區五百冊。不到三天,羅琳接到代理商的電話,說她書的版權正在美國拍賣,美國斯科拉斯蒂克出版公司對此書非常感興趣。不久之後,《哈利?波特》係列風靡世界,在短短的幾年裏,羅琳的身價飆升到十億美元。事業得意的羅琳也收獲了甜蜜的愛情。2001年,她與麻醉學者尼爾結婚,現在已共同生育兩個孩子。
如果羅琳隻是抱怨命運的不公平或者為愛情的失敗長籲短歎,那麼事業成功、愛情甜蜜的花朵大概永遠也綻放不出來。
必要的時候,應該學會放下那些讓自己沉重的包袱,輕裝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