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逃離晉都(1)(1 / 3)

莊休,大晉國北疆執政使莊策之子!

北疆執政使,一個顯赫的爵位,位極大晉國的六卿之一。

被人尊為六卿之首的乃是趙氏,而趙氏的長女便是莊休的妻子,兩人生有一子,名為莊承雲。

那場變故的發生,源自北疆的一封書信。

莊策病危,大晉國新王下令,責令莊休即刻趕赴北疆繼承其父的爵位。

看到那封書信時,莊休一直都不敢相信,父親常年征戰沙場,從未聽說身有不適,突然間便病入膏肓。

這對莊休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晴天霹靂,劈的他五雷轟頂。

自此,每日便有一道書函自北疆而來,時刻催促著莊休趕赴北疆。

現任執政使莊策,時刻都有撒手人寰的可能。

莊休坐立不安,他早已和妻子趙婉清商量好,準備日夜兼程趕赴北疆,以期望能見到莊策最後一麵。

收拾了行囊以後,趙婉清便回到了娘家,她要與父母告別。

一去月餘,趙婉清就此失蹤。

莊休數次攜子上門尋妻,叩破了趙氏的大門也沒有人給他們父子開門。

母親突然之間就下落不明,年僅十歲的莊承雲不哭不鬧,他的目光突然變得比一個成年人還要冷靜與可怕。

妻子失蹤,莊休發動了所有的力量,他開始在偌大的晉都城尋找自己的妻子。

-----------

那年,包若溪年方二八,長的是亭亭玉立,麵若桃花,因家學淵源自小飽讀詩書,可謂是多才多藝,豔絕天下。

大晉國女子通常在破 瓜之年以前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卻要在桃李之年以前許婚論嫁。

(破 瓜: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以紀年,謂十六歲,詩文中多用於女子。亦作“分瓜”。破 瓜,常被用來指女子“破身”,在口語及古今小說類文學作品中也常用。也有人將“瓜”字分開為“八八”兩字,遂用作六十四歲的代稱。)

(桃李:指女子二十歲。)

大晉國的包氏,向來都是征戰天下的將領。

包若溪的父親為包家長子,十六年前,包若溪還未曾出生,其父便在一次征戰中不幸戰死。

包若溪自小便通讀百家,身為一個女子,卻比男子還有主見,出生於名門將族,雖自小便受到禮法的約束,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不曾說過反對之言,心中卻是極不認可。

個性好強,博古通今的包若溪為了擇婿,曾立下一個規矩,她要求自己的丈夫除了要有一身好武藝之外也要貫古通今,博學多識才可。

一時間,向包家踏門提親之人數不勝數。

與包若溪年紀相仿的六卿子弟更是無一不曾上門。

在這些提親之人中,有兩個人最為讓包若溪記憶猶新。

隻因他們是所有人中年齡最大的兩個人,這兩人都比包若溪大了十三四歲,一個便是莊休,另一個人雖做了易容打扮,但包若溪的爺爺還是一眼就看出了此人的真實身份:

大晉國之主,新王!

莊休武藝超群自是無話可說,昔日踏門提親之人絕然無一人是莊休的對手,但他卻一點也不貫古通今,琴棋書畫更是樣樣不通。

可那些自小便飽讀詩書的士族子弟,雖也有貫古通今,滿腹經綸,博學多才的男子,但卻都是些絲毫不敢逾越禮法,隻知逆來順受的愚人,其餘之人也多是些輕浮的登徒子,沒一個能入得了包若溪的法眼。

莊休與這些人一比,倒是顯得獨特了起來,雖是粗狂了些,卻不失男子氣概;不曾博學多才也不懂詩詞畫意,卻又隨性灑脫。

包若溪靜心思索,莊休身上不拘一節的氣度可不就是自己一直向往而不得的追求嗎。

當時,包若溪並不曾對莊休芳心傾許,卻也對他產生了好奇。

不過,莊休的年齡畢竟比包若溪大了太多,包若溪也懷疑他早已娶妻,甚至想到,他的孩子說不定都不小了。

所以,包若溪的丫鬟,喜兒經過多方打聽,終於打聽到了關於莊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