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村有怪事(1 / 2)

林東穀的村民一直覺得村裏的焦家似乎發財了,雖然不知道焦家怎麼發財的,但是從他進山失蹤一個多月後再回到家,焦家的日子就過的不錯了,首先是他家的生火次數就多了起來。

而且從他家的半大小子在外麵不經意漏出吃飽飯的事情來看,他家這段時間日子過得不錯,至少一天兩頓飯頓頓都不缺。

對林東穀這個村子來說,一共隻有十幾戶人家百來口子,都是靠著山裏的林子過日子,要麼是以砍柴為生,要麼就是打獵,或者是靠挖些山野藥材為生。

這裏的大多數人家或者說所有人家日子都過的緊巴巴的,一天能吃上一頓飽飯都很難。

如果有一家人能夠過上每天兩頓飯都能開火的日子,那就是讓人羨慕的牙根癢癢的行為了。

現在的村西頭的焦家似乎就過上了這種日子,“老焦家的就是敗啊~,不說米麵就是一天到晚開火得燒多少柴火”,村裏有人憤憤不平道,雖然自己就是砍柴的,自己家的柴火不要花錢,“但是難道不應該留著去賣錢麼?”

村民嘴上雖然這麼說,但是大家心裏其實明白,這是對焦家的嫉妒了,要知道焦家以前可不是這樣的,他們家裏人口多,除了焦廣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外,他家裏還有一個臥病在床的焦老娘以及在家裏做活的媳婦焦劉氏,還有媳婦給他生的五個娃,隻不過活下來到現在的就三個,一個大姐十一歲,一個八九歲的小子,然後還有個五六歲的小丫頭,這麼多人口,光靠焦廣一個男人打柴賣艱難養活。

當然也不是完全靠焦廣一個人忙活,就算他媳婦紡點線和帶著稍大點的兩個孩子做點簡單的農活,可是紡線賣的那點錢連自己那口食都掙不出來。

一家六口人,基本上就是靠焦廣進山打獵,弄點山雞野兔之類的賣,再換些家裏吃的糧食回來,原本日子還能過得去,但是架不住老娘這一病,焦廣又是一個孝順的兒子,每日賣柴所得還要請大夫買藥給老娘用。

焦家媳婦在男人不在家的時候照顧婆婆和孩子,幸好大姐兒基本上可以接過奶奶的紡車幹活了,雖然剛開始笨手笨腳的不過至少能上手了,至於兒子就出去打豬草、割牛草去了,當然,焦家並沒有養豬養牛,豬草牛草都是送到有牛的人家換些牛糞肥料等東西種些菜吃。

家裏的小幺那就太小了,什麼忙都幫不上所以隻能將她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讓她一個人爬來爬去,大人們都忙於維持生計可沒有什麼太多的精力照顧這種小孩子。

就是這樣,一家人的日子過的也是緊巴巴的,上頓不接下頓的,就是在以前焦老娘沒生病的時候,也依然是一家人成日裏難得能吃上一頓飽飯,當然,在這裏村民除了的日子差不多都是如此。

不過這幾日焦家嫋嫋炊煙升起的次數大夥可都看在眼裏,熏的其他人家心裏都有些難以形容的嫉妒,但是誰也不知道焦家到底怎麼回事。

林東穀這種小地方可沒有什麼秘密,人們心中也沒什麼隱私權的概念,既然有了疑慮,那就去打聽打聽唄。

“焦家嫂子,你家那口子可真有能耐”,時不時便有三姑六婆鄰裏街坊的女人家在焦廣出門砍柴的時候前來探望,隻不過焦劉氏被男人反複提醒過,隻是隨便找了個借口遮掩過去,說是家裏男人孝順,拿出積攢的錢來買些細糧給自家生病的婆婆多做一頓用來養病,多燒一頓畢竟自家的柴禾不要錢罷了。

要說攢錢,誰也不信焦家能攢出錢來,畢竟在這裏除了到碼頭上買點鹽巴布頭,誰還用的到錢呢。

其他人家看著焦家嫂子不願意說,隻能哈哈幾聲說句焦家嫂子好福氣,而焦家大丫頭就在一旁低頭紡線不出聲。

成日裏在外麵的除了焦廣就是焦家的小子了,這小子經常被人一把薅拽住,問他成天吃的什麼。

焦家小子雖然在家裏時被父母耳提麵命,嘴開始也嚴實,但是到了後麵一段時間在與村子裏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炫耀起來:“俺天天吃米麵,頓頓能吃飽......”

然後當晚就聽到焦家裏傳來焦家小子被揍的鬼哭狼嚎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