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天機子(1 / 2)

高仙芝接說著道:“本使的家族部落,自幼便被靺鞨族屠戮殆盡。”言及於此,高仙芝又仰望明月,接著道:“想起當年,我爹帶著我逃奔到大唐軍營,從此開啟了另一種人生。本使當年便發下重誓,要為大唐維護邊疆之安寧,希望北方之遊牧民族不要蠻橫入侵,他們自己也能休養生息。如此一路打來,北庭如今是給了安祿山,而我輩卻遠在西域。”封常清聽罷,長歎一聲,道:“但願生入玉門關!”

無涯在這遠離故土的城樓屋脊上、明月下,不禁想起童年時聽師父雲水道長講的見聞。男人在西北仰望明月,守護者從秦漢時期便住起來的關隘;而女兒和孩子,則在萬裏之外的南方,日複一日、夜複一夜地等待男人歸來;好不容易熬到兒子長大,兒子卻又被征至邊疆服役。大唐之強盛,讓百姓覺得歲月靜好,但為了維持這一局麵,卻是無數的家庭在負重前行。如今明月依舊,關隘還在,但人已經前仆後繼,換了一代又一代,屍骨或許有戰友埋葬,或許仍暴屍荒野。這一刻,同一空間、不同時間之心理意象,紛至遝來。無涯隨之輕舒一口氣,對高、封二人道:“我們在與古人共時!”

三人賞玩良久,還是在封常清的勸說下,才回到城樓。高仙芝此時卻不想走了,於是吩咐軍士在值班房挪挪位,三人就在此處休息。第二日清晨,無涯不辭而別,往玉門關而去。此後一年,遊曆北方名山不提。

三人可以說是心心相惜,無涯也沒想到自己外出遊曆一番,再回來已是物是人非。高仙芝和封常清滿腔熱血,一心隻想著保家衛國,卻落了個“畏敵不戰”便人頭落地了。

無涯對大唐也徹底失望了,於是帶著高仙芝,封常清的屍骸以及一眾願意追隨陪葬的部下,找到了這個絕陰之地,布下十絕凶墳,為的是有朝一日待高仙芝練成屍王,帶著大家殺回來,報了大仇,滅了唐氏一族。

古之名將,死了以後其墓多凶,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們生前深受士兵愛戴,所以死了以後會有很多很多的士兵為他們殉葬,一般一個地方如果埋得死人太多的話,絕對是要出事兒的!

高仙芝冤死的時候,他的士兵差點反了唐王朝,古代人最講究的就是一個忠字,忠孝禮義裏忠字可是擺在頭一個的,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高仙芝一死,願意給他殉葬的怕是大有人在!

雖然說人殉這種事情在中國古代從秦朝商鞅變法以後就被廢止了,各王朝為了修養生息發展人口提高國力也都是沿用了這一條,甚至將之納入國家的法度,但就是屢禁不止,因為有很多殉葬的人是自願的,心甘情願的為自己所效忠的人陪葬!

普通將領尚有士兵為其殉葬,高仙芝怎麼可能少的了?